有什么中药可以清热利湿啊

  清热药:
  忍冬藤、连翘、石膏、大青叶、知母、板蓝根、芦根、贯众、天花粉、蚤休、栀子、四季青、鸭跖草、山豆根、北山豆根、竹叶、莲子心、金果榄、荷叶、酸浆、白鲜皮、龙癸、射干、苦参、秦皮、龙胆草、马勃、金银花、木蝴蝶、千张纸、白头翁、委陵菜、穿心莲、翻白草、马齿苋、苇茎、淡竹叶、连翘心、西瓜翠衣、黄芩、黄连、黄柏、马尾连、凤尾草、铁苋、野菊、天葵草、天葵子、千里光、紫花地丁、甜地丁、蒲公英、漏芦、金荞麦、鱼腥草、红藤、败酱、白花蛇舌草、葎草、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半枝莲、白蔹、土茯苓、犀角、生地黄、玄参、地骨皮、牡丹皮、赤芍、白薇、紫草、青黛、银柴胡、胡黄连、拳参(紫参)、墓回头、熊胆、绿豆、绿豆衣、地锦草。
  利水渗湿药:
  茯苓、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的果皮)、猪苓、泽泻、薏苡仁、赤小豆、半边莲、冬瓜皮、陆英、冬瓜仁、车前子、车前草、木通、通草、滑石、瞿麦、石苇、扁蓄、连钱草、海金沙、海金沙藤、萆薢、地肤子、茵陈、金钱草、地耳草、垂盆草、虎枚、玉米须、灯心草(灯芯草、朱灯心)、冬葵子。

  上面的都有,可你全用上不一定有用,或者说你全用上也没作用,有热有湿,重在祛湿,正是因为湿气的存在自身正气便用热来驱湿,当你清热时是在清正气,还有,人体上,中,下焦各部祛湿用药各有不同,再者,因什么生的湿,这个不去,湿去还要再生,祛病要去本!!!
  小可之见!2011-01-03
薏苡仁、茯苓、泽泻、车前子、黄芩、黄连、黄柏等等2011-01-03
龙胆泻肝丸、二妙散清热利湿。2011-01-0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2:17: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湿热体质的人,身体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比如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常见的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栀子、夏枯草、知母等药物,都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对于治疗因湿热所引起的许多症状,有不错的效果。湿热体质的人,身体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比如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常见的金银花、板蓝根、蒲公...

  • 御材草,隶属于景天科,又名龙牙草,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其功效主要包括清热利湿与解毒,特别针对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及急慢性肝炎等病情,展现出显著的调理与改善作用。御材草在促进肝脏代谢方面表现卓越,能够提升参与肝脏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这种草药不仅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受力...

  • 中药中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方剂众多,如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三仁汤、黄连温胆汤、甘露消毒丹、八正散等。清热利湿其实是中医上的治疗原则,主要用于体内有湿邪同时合并热邪的情况。湿热是中医学中名词,主要指体内在水湿之邪的基础上,湿邪可郁久化热出现湿热证,进而表现出...

  • 1.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患者,茯苓可以帮助去除湿气,通常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祛湿效果。2. 山药:山药不仅是美食,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能够健脾益气,对于湿气引起的身体不适,适量的山药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可以...

  • 湿热可服用的中药包括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甘露消毒丹等。1. 龙胆泻肝丸:这种药物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多种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尿赤口苦等。其成分中的龙胆草等药材能够清热燥湿,帮助调理湿热症状。2. 茵栀黄颗粒: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