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痛时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百会。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属督脉。
头维。额角发际,当鬓发前缘直入发际2.5寸,属胃经。
头神庭。在头部正中线,入发际0.5寸,属督脉。
颌厌。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连线的上1/2段中点取穴,属胆经。
悬颅。鬓发边缘当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形连线之中点取穴,属胆经。
下关。耳屏前约一横指,当颧骨下方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陷窝处,合口有孔,闭口取穴,属胃经。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属胃经。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属大肠径。
印堂。两眉连线的中点,鼻尖直上,经外奇穴。
太阳。眉梢与外眦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经外奇穴。
丝竹空。眉梢之外侧,属三焦经。
上星。在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属督脉。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头,第7颈椎棘突之下,属督脉。
哑门。在后正中线,第一、二颈椎之间,约当后发际上0.5寸,属督脉。
人中。鼻中隔直下,人中沟上1/3处,属督脉。
率谷。耳尖上方,入发际1.5寸,属胆经。
风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属胆经。
攒竹。在眉毛内侧端,眶上缘切迹取穴,属膀胱经。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定位法可以两手虎 叉,当食指尖所至凹陷处,属肺经。
曲池。屈肘,肘窝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属大肠经。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属心包经。
后溪。第五指掌关节尺侧上方,赤白肉际陷中,握拳横纹尽处取穴,属小肠经。
合谷。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属大肠经。
神门。在腕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属心经。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属任脉。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属任脉。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属任脉。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膀胱经。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膀胱经。
太溪。内踝与跟腱连线之中点,平内踝尖取穴,属肾经。
三阴交。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取穴,属脾经。
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简便定穴法为术者面对患者,用左(右)手掌心按在患者右(左)膝髌骨上,当拇尖所至处定穴,属脾经。
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属胃经。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属肝经。
2019-07-04
mcxzy 阅读 5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07: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针灸百会穴能够调和气血,治疗多种头痛症状。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针灸头维穴对于前额头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阳白穴:位于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针灸此穴能够疏通气机,缓解前额疼痛。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

  • 在中医理论中,治疗偏头痛常用的穴位包括丝竹空、率谷、风池、太阳、合谷和列缺。丝竹空穴位于耳屏前,当屏间切迹凹陷处,有助于缓解头部紧张和头痛。率谷穴位于头侧,发际正中直上1寸,可以用于治疗偏头痛和头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对于缓解颈部和头部疼痛有显著效果...

  • 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痛、近视、感冒、鼻塞、高血压、视力模糊等。玉枕穴位于枕骨粗隆上缘脑户穴旁开1.3寸,后发际直上2.5寸处,主治头痛、鼻塞、目眩。后溪穴位于小指本节后的横纹头处,主治手指痉挛、手颤、落枕、头项强痛、颈部扭伤等。昆仑穴位于外...

  • 治疗疾病时主要以经络辨证为主,具体如下:1、前额痛:痛连目珠,考虑阳明头痛,常用的穴位印堂、阳白、攒竹透丝竹空、攒竹透鱼腰等,远端配穴可以配合谷、足临泣;2、偏侧头痛:属于少阳头痛,选用的穴位主要是选太阳、角孙、率谷、风池、外关等穴位为主;3、后头痛:以枕部和项背部的疼痛为主,而且...

  • 临床上针灸治疗头痛的穴位主要以头部局部穴位为主,在临床上一般根据经络辨证制定主要穴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减配伍使用穴位,具体如下:1、阳明头痛,是指前额头痛,治疗此类头痛主穴是印堂、上星、阳白,同时配伍使用远端取穴,如合谷、内庭等;2、少阳头痛,通常指两侧头痛,主穴主要是太阳、率谷、风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