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

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
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作为一种较为十分常见的中药材,每种食材都有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食物的功效和作用都是有迹可循的,不适量食用药材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下是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
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1 炙甘草汤的功效主治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①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②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运用: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炙甘草汤的禁忌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炙甘草汤的文献摘要
1. 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2. 方论选录 《伤寒溯源集》卷2:“此方以炙甘草为君,故名炙甘草汤。又能使断脉复 续,故又名复脉汤。甘草生能泻心下之痞,熟能补中气之虚,故以为君。生姜以宣通其郁滞,桂枝以畅达其卫阳,入大枣而为去芍药之桂枝汤,可解邪气之留结。麦冬生津润燥,麻仁油滑润泽,生地黄养血滋阴,通血脉而益肾气。阿胶补血走阴,乃济水之伏流所成,济为十二经水中之 ,犹人身之血脉也,故用之以导血脉。所以寇氏《本草》云,麦冬、地黄、阿胶、麻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也;人参补元气之虚,同麦冬又为生脉散之半;更以清酒为使,令其宣通百脉,流行血气,则经络自然流贯矣。”
炙甘草汤的作用与功效2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用于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主要的`功用是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目前临床第一用于气虚血弱出现的脉结代,也就是心律失常、室早、房早、房颤等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疾病,表现为心跳不规律、心悸、气短、舌红或者舌光、色淡、少津。
第二也可以用于虚劳肺萎出现的干咳无痰或咳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体消瘦、气短、虚烦、睡眠差、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或者时有虚弱、虚热、脉比较虚数。
炙甘草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甘草(炙)12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门冬(去心)10g,麻仁10g,大枣(擘)10枚。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加减: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2022-05-06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09: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炙甘草汤对治疗食欲不振有显著效果。脾胃虚弱常导致食欲不振和排便异常,而这款中药汤能缓解脾胃弱者的不适,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其次,它还能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而炙甘草汤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有效平喘。此外,炙甘草汤还具备镇痛效果。手术后的患者常需承受...

  •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益气滋阴:炙甘草汤能够补充人体正气,同时滋养阴液,对于气虚血弱导致的脉结代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补血复脉:该方剂还能补血,帮助恢复正常的脉象,对于心跳不规律、心悸、气短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虚劳肺萎:炙甘草汤还可用于虚劳肺萎引起的干咳无痰...

  • 炙甘草汤,源自古代经典医籍《伤寒论》,是一种专门针对阴血不足、气虚血弱以及相关症状的补血方剂。其主要功效包括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和宁心复脉,适用于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等症状,同时对于肺痿、久咳、心悸心烦、自汗盗汗等也有显著改善作用。此方剂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

  • 炙甘草汤主要用于治疗两种证候。首先是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的证候,表现为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等症状。其次,它也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这种病症通常伴随着咳嗽、吐涎沫、形瘦短气等症状。方剂的配伍特点是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温阳益气,从而调和气血,解决心动悸和脉结代的问题。

  • 炙甘草汤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伤寒论》所记载的一个经典的方剂,它的主要功效为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它在临床上主治的中医病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气血阴阳亏虚所导致的以心动悸、脉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即脉搏、心跳有间歇,我们通常说叫早搏,或者是临床上是功能性的节律异常的、气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