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药历史渊源颇为久远,从记载来看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尔后在古代先贤们的不断实践中积累,并传承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药性赋》等中药经典之作更是广为流传。虽然清朝之后西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中药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中药材仍然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
说到中药,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草药啊!”诚然,草药在我国中药中确实占了绝大多数,也因此获得了“中草药”的美名,但其实它只是中药中的植物药类,中药还包括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这两类。据统计,目前我国中药材种类已经有5000多种,多以“丸、散、膏、酒”等剂型配药服用。
中药讲究“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许多药方多以调理为主,用于治疗慢性病,诸如高血压、肝病等。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相对于西药的“针对性治疗”而言,中药是从人的机体各个方面考虑,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做到“标本兼治”,故疗程较长。
中药有四性,“寒、凉、温、热”,当然还有一种平性药,也称中性药,比如阿胶。这四性药的特征也比较鲜明:寒性属阴,主要用于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比如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凉性属阴,用于降火气、清热除烦,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就为这一属性;温性属阳,作用是清祛寒、温中补虚,比如红枣、龙眼等;热性属阳,用于祛寒、温经止痛,代表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混迹”文化圈、娱乐圈里的时尚药材君们
国人对中药材的热爱与传承可不仅仅只存在于各类药典之中,信守捻来一首诗词,便也是一场药材聚会了。
举个例子,“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这首词中共出现了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等12种中药名,不得不让人惊叹,这文化圈少了中药可是不行的。
说起中药混迹娱乐圈的事儿,到可以讲讲那部暴露年龄的《仙剑奇侠传三》,把里面的各大人物的名字串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中药奇侠传”好么?
景天:“红景天”,可入药,具有滋补强身之效;
飞蓬(景天前身):“飞蓬”属菊科,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雪见: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清热解毒;
龙葵:“葵”、“龙葵草”,可清热解毒,也可做蔬菜食用;
徐长卿:一种植物名,又叫做蛇立草。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打猎被毒蛇咬伤,被民间医生徐长卿用蛇利草治好,李世民就赐草名为“徐长卿”。入药可镇静止痛,祛湿解毒;
紫萱:“萱草”,一种中药,具有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重楼:“重楼”,也是一种草药名,又名“七叶一枝花”,主要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看完这个,是不是感受到了编剧和导演对于咱们中药文化的深深热爱?
沉寂多年,只为等待“我的黄金时代”
上面谈了中药及中药文化的传承,下面咱聊聊它接下来的发展。我国中药历千年而不衰,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但你可知道,在接下来的10年,我国中药事业也许将迎来其在21世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两个要点,预示着中医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迎来更为广阔发展空间。甚至有专家大胆预测,中医药乃至大健康行业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
截止目前,我国各地陆续开始了对“中药+旅游”、“中药+养老”的积极探索。比如我国中医药大省贵州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行利益捆绑,将公司、农户利益连在一起,降低种植风险,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乡一品”、“一乡一示范”的中药材种植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为贵州的“扶贫攻坚”打开了一条好路子。
而“中药+养老”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的问题,也为拥有巨大产业空间的健康养老产业提供广阔平台。在此模式下,中医医疗机构牵头开办养老院,实现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目前已经有北京、黑龙江、江苏、广东、陕西、安徽等地正在尝试当中。
可以说不论是“中药+旅游”还是“中药+养老”,不仅对社会的其他产业是一种促进,而且对中药产业和中药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性的促进作用。
中药君应该会说:“我沉寂了太久,是因为在等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本文内容与图片均源自土流网,作者杨一一,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
合作或供稿请联系2876140251@qq.com
了解更多土地交易资讯、土地信息政策咨询,欢迎访问土流网主页:
也可以关注微信服务号“土流网”(ID:tuliucom),或者下载土流网APP:
2017-08-23
说到中药,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草药啊!”诚然,草药在我国中药中确实占了绝大多数,也因此获得了“中草药”的美名,但其实它只是中药中的植物药类,中药还包括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这两类。据统计,目前我国中药材种类已经有5000多种,多以“丸、散、膏、酒”等剂型配药服用。
中药讲究“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许多药方多以调理为主,用于治疗慢性病,诸如高血压、肝病等。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相对于西药的“针对性治疗”而言,中药是从人的机体各个方面考虑,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做到“标本兼治”,故疗程较长。
中药有四性,“寒、凉、温、热”,当然还有一种平性药,也称中性药,比如阿胶。这四性药的特征也比较鲜明:寒性属阴,主要用于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比如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凉性属阴,用于降火气、清热除烦,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就为这一属性;温性属阳,作用是清祛寒、温中补虚,比如红枣、龙眼等;热性属阳,用于祛寒、温经止痛,代表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混迹”文化圈、娱乐圈里的时尚药材君们
国人对中药材的热爱与传承可不仅仅只存在于各类药典之中,信守捻来一首诗词,便也是一场药材聚会了。
举个例子,“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这首词中共出现了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等12种中药名,不得不让人惊叹,这文化圈少了中药可是不行的。
说起中药混迹娱乐圈的事儿,到可以讲讲那部暴露年龄的《仙剑奇侠传三》,把里面的各大人物的名字串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中药奇侠传”好么?
景天:“红景天”,可入药,具有滋补强身之效;
飞蓬(景天前身):“飞蓬”属菊科,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雪见: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清热解毒;
龙葵:“葵”、“龙葵草”,可清热解毒,也可做蔬菜食用;
徐长卿:一种植物名,又叫做蛇立草。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打猎被毒蛇咬伤,被民间医生徐长卿用蛇利草治好,李世民就赐草名为“徐长卿”。入药可镇静止痛,祛湿解毒;
紫萱:“萱草”,一种中药,具有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重楼:“重楼”,也是一种草药名,又名“七叶一枝花”,主要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看完这个,是不是感受到了编剧和导演对于咱们中药文化的深深热爱?
沉寂多年,只为等待“我的黄金时代”
上面谈了中药及中药文化的传承,下面咱聊聊它接下来的发展。我国中药历千年而不衰,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但你可知道,在接下来的10年,我国中药事业也许将迎来其在21世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两个要点,预示着中医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迎来更为广阔发展空间。甚至有专家大胆预测,中医药乃至大健康行业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
截止目前,我国各地陆续开始了对“中药+旅游”、“中药+养老”的积极探索。比如我国中医药大省贵州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行利益捆绑,将公司、农户利益连在一起,降低种植风险,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乡一品”、“一乡一示范”的中药材种植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为贵州的“扶贫攻坚”打开了一条好路子。
而“中药+养老”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的问题,也为拥有巨大产业空间的健康养老产业提供广阔平台。在此模式下,中医医疗机构牵头开办养老院,实现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目前已经有北京、黑龙江、江苏、广东、陕西、安徽等地正在尝试当中。
可以说不论是“中药+旅游”还是“中药+养老”,不仅对社会的其他产业是一种促进,而且对中药产业和中药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性的促进作用。
中药君应该会说:“我沉寂了太久,是因为在等属于我的黄金时代。”
本文内容与图片均源自土流网,作者杨一一,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
合作或供稿请联系2876140251@qq.com
了解更多土地交易资讯、土地信息政策咨询,欢迎访问土流网主页:
也可以关注微信服务号“土流网”(ID:tuliucom),或者下载土流网APP: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