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称释义详解资料!!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也叫穴 、穴道 。
涵义
腧(shù,第四声)穴学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本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结合腧穴的形态结构和针灸效应等进行研究,使腧穴学的内容更为丰富。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穴道:是人类及动物共有的电位最高的皮下电场区,是神经主干和神经末梢经过的地方,是人类和动物身体中电势能最高的地方,这部分破坏或者坏死,以及外力破坏及阻碍,都会引起麻、胀、痒、痛、酸等症状,甚至会产生组织、器官、循环和心脑不适、还可导致残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穴道是活体中重要的电场,也是与大脑密切联系场所。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医用402个,其中要害穴位有108个,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为72个,致命为36个。2016-07-17
mcxzy 阅读 13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0:12: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客主穴,又称上关穴,其在中医经穴中具有独特的位置。上关穴,其官方名称为Shàng guān(GB3),位于足少阳胆经上,同时也是手足少阳足阳明经的交汇点。此穴还有其他别名,如客主人和太阳穴。"客主穴"这个名字寓意着穴内气血,虽然主要由风气主导,但其中含有肾气的寒湿特性,像是接纳和管理着这些冷湿...

  •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涌泉穴的名称释义: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

  • 【释名】少商,小,阴;商,五音之一。鱼际穴,又称鬼信。【穴义】肺经体表经脉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经内部通道回归肺脏。【名解】1)少商。少,小,阴。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商,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为漏滴而下。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如漏刻...

  • 胸堂,简单明了地指出了穴位位于胸部,没有其他特别的含义。上气海,这个名称与任脉下部的气海穴相对,意味着本穴是任脉生气的源泉,是活力的海洋。元见,"元"再次代表头首和气息,"见"表示明显的存在,元见象征穴内吸暖胀散之气无需言明,其特性显而易见。气会,由于本穴是由胸堂上部的气态物...

  • 水门,作为经穴的别称,见于《针灸甲乙经》的记载。水突也是它的另一个名称,同样出自该经典文献。它隶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颈部,具 置在胸锁乳突肌的前沿,处于人迎穴和气舍穴连线的中点。此穴位周围分布有颈皮神经,深入一些则是交感神经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同时还有颈总动脉。水门穴对多种病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