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鱼藤的功效与作用

鱼藤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毒鱼藤(李承祜《生药学》),篓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鱼藤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鱼藤 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柄长7~15厘米;小叶通常5枚,间有3枚或7枚,具短柄,近革质,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 *** 。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老枝上,常不分枝,长5~10厘米;花柄聚生,稍长于萼;萼钟形,长约2毫米,近秃净,有不明显的钝齿;花冠蝶形,粉红色,长约10毫米;旗瓣近于肾形,顶端圆形,有时微缺,翼瓣顶端圆形,龙骨瓣半圆形,翼瓣及龙骨瓣基部均有一急尖的耳;雄蕊10;子房无柄,花柱线形,内弯。荚果扁平而薄,斜卵形或矩圆形,长2.5~4厘米,宽2~2.5厘米,秃净,只于上缝有狭翅;种子1,近于肾形。花期8月。果期9月。 生于山野林间或栽培。分布我国东南部。 【采集】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鱼藤的根和根茎含鱼藤酮,鱼藤素、灰叶素、异灰叶素等。 【药理作用】本类植物根中含鱼藤酮及其衍化物,通称鱼藤酮类。鱼藤酮对昆虫及鱼之毒性很强,而对哺乳动物则毒性很轻,犬静脉注射致死量为0.5毫克/公斤,而口服则需加大600倍;一般口服0.2克/公斤不致引起死亡。鱼藤口服毒性似较其中所含之鱼藤酮为大。经常接触其尘末,可招致肝损伤(脂肪变)。鱼藤酮中毒能引起呕吐、呼吸抑制、惊厥,最后呼吸麻痹而死。毛鱼藤中鱼藤酮含量最高(根含12%),而其他种鱼藤则较低。台湾鱼藤的根中亦含鱼藤酮,可用以捕鱼,或作农作物杀虫剂,还可用来毒杀蚊类幼虫。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毒。" 【功用主治】治跌打肿痛,癣症。 ①李承祜《生药学》:"作疥癣药。" ②《福建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脚癣。"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止痛,杀虫。治跌打肿痛(皮肤未破),用于粉加酒炒热敷患处。"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不可内服。
提醒您:鱼藤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13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46: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鱼藤水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如果用量过大或连续饮用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因此,在饮用鱼藤水之前应该先咨询医师或中医师的建议,遵照正确的饮用方法和剂量,同时注意饮用期间的饮食安排和休息。此外,孕妇、哺乳期和小孩不宜饮用鱼藤水。

  • 2.《福建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脚癣。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止痛,杀虫。治跌打肿痛(皮肤末破),用干粉加酒炒热敷患处。 3.19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鱼藤的方剂 逐水散 十九:方名:逐水散组成:生章陆3两,赤豆3两,鲫鱼3个。功效:消肿满。用法用量:3味实鱼腹中,以麻... 鲤鱼头煮冬瓜...

  • 中南鱼藤,作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的一种植物,以其茎作为药用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中。其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炎症、感染。无论是痈疽疮疡、疥疮、疥癣、丹毒或是无名肿毒,甚至虫蛇咬伤引发的皮肤红肿热痛,中南鱼藤都展现出其卓越的药用价值。在中南鱼藤的药性描述中,“苦、...

  • 毒鱼藤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拥有多种药用价值。其中,对于治疗皮肤瘙痒和风湿骨痛等症状的功效尤为显著。但是,常常有人会关心毒鱼藤进入人体后多久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毒鱼藤的发挥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作详细的阐述。1、摄入量 毒鱼藤的功效与人体吸收量息息相关。因此,当我们...

  • 毒鱼藤是一种在夏季和秋季采集的植物,其采集时间适于获取其有效成分。这种植物具有独特的性味,苦且含有大毒。然而,它的主要功效在于外用,能够发挥出色的杀虫和止痒作用,对于消除湿痹症状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毒鱼藤的内服是绝对禁忌的,因为其毒性较强,直接服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在临床应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