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芪丶黄芪、红芪三者的区别?

一、来源不同 红芪:又叫“独根”,色红润,性温、味甘。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黄芪:色黄白,味甜,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干燥根。二、产地不同 红芪仅产于甘肃,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三、药用上有所不同
红芪补气升阳功效明显, 图表止汗、托疮排版、利尿消肿之功效 ,自古与黄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
黄芪兼有升阳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但是,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白芪就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
2020-01-16
黄芪与红芪不是同一种药。首先是来源不同,黄芪与红芪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黄芪,又称黄耆,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而红芪,又名红皮芪,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其次是外观性状不同。外观性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根外皮的颜色,黄芪外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而红芪外表面为灰红棕色。再者是产地不同。黄芪的主产地较多,如内蒙古、山西、甘肃、河北等,而红芪仅主产于甘肃。正因为有以上诸多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参考2010年版)将其作为2种药材,即黄芪、红芪分别收载。2020-01-16
白芷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机止痛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牙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瘙痒等症状。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等。
红芪这个药物作为中药也是比较常见的,在中医里面它归属于肺、脾经,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2020-01-16
mcxzy 阅读 1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14: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芪根是干燥的根,通常在生长4-5年后采挖,根条粗长,独枝无叉,外皮光润,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为佳。品质上乘的黄芪主要产于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山西的浑源、繁峙、代县地区、陕西旬邑及秦岭地区、内蒙古武川等地。红芪则以甘肃河西走廊岷县、宕昌等地质量最佳。黄芪的特征...

  • 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

  • 辨别形态: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 红芪以甘肃河西走廊岷县,宕昌等地区质量最佳。特征: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

  • 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