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位是

【答案】:A
考点: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2.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其中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治疗失眠、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治疗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血海位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主治月经病。2023-05-02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50: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太阴脾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点位于足大趾未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核骨后上至内踝前缘,继续上行至小腿腓肠肌内侧,沿胫骨后侧行至足厥阴肝经前,然后进入腹部,属于脾脏,络于胃部。此经脉上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其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注入心中,...

  • 足太阴脾经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上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上行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消化功能及食物转化为气血具有重要影响。若脾经出现问题,常见症状...

  •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至内踝前缘的商丘穴,然后沿小腿肚内侧,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8寸的漏谷穴,此段交出足厥阴肝经前。接着经膝股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通过横膈,挟食管旁的络大包,会中府,连系舌根,散...

  • 隐白穴位于人体足部,大脚趾内侧甲根边缘旁约0.1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名字中的“隐”意指隐秘、不易察觉,而“白”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与肺相应,但在此处更多指的是穴位的位置和特点。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脾经与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生成和循环有关。在中医实践中,隐白穴常被用于治疗与脾经...

  • 足太阴脾经拥有21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2穴,包括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和大包。该经脉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着内侧的赤白肉际线上行,穿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升。在内踝上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