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红毛走马胎的功效与作用

红毛走马胎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毛膏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胆(《贵州植药调查》),红毛针、毛罗伞、老虎舌、铺地毡、红毡草(《广西药植名录》),虎舌红、山猪怕、红毡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红毛过江、毛凉伞(《广西中草药》),红毛毡、红八枣、矮朵朵、肉八枣、红八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乳毛紫金牛的全株。 【植物形态】乳毛紫金牛 小灌木,高15~25厘米。茎直立或斜升,不分枝,上端密生多细胞长毛。叶集生于顶上;倒卵形或椭圆状长椭圆形,长6~13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缘有稀疏波状圆齿,上下面有无数黑色腺体,突出为 *** 状,其上各生一棕色多细胞长毛,侧脉11对,不明显;叶柄长8~10毫米,密被棕色毛。花轴近顶生,长4~8厘米,末梢着生近伞形花序,花序密被棕色多细胞长毛;花4~5朵,总苞叶1~2片;花梗长8~12毫米,苞片披针形;萼狭仄,长5毫米,有毛;花冠红色,裂片卵形或披针形,长6毫米,尖头。浆果状核果,球形。花期5月。 生山地、山谷林下。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苦辛,凉。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辛涩微甘。" 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凉。" ③《云南中草药选》:"苦微辛,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和瘀。治痢疾,肝炎,胆囊炎,风湿,跌打劳伤,咳血,吐血,妇女痛经,血崩,小儿疳积,疮疖痈肿疼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镇痉药,能除风寒湿气,治顽痹和脚膝不仁。" ②《广西药植名录》:"消炎,消肿,清凉,解热,活血,润肺止咳,调经。治痢疾,黄疸,吐血,妇女血崩,疳积,喉头炎,痈疮,跌打内伤,风湿。"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治肺病咯血,外伤吐血,月经过多,痛经,小儿疳积。" ④《云南中草药选》:"治胆囊炎,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风寒湿、关节疼痛:红毛走马胎一两,石凤丹一两,灵仙根一两,枳椇子五钱,大风藤五钱,猴骨一两,红活麻三钱,红牛膝四钱,用酒泡服。每日晚间服半杯。(《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②治产后心悸、虚弱:红胆、玉竹各五钱。炖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虚劳咳嗽:红胆、淫羊藿各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外伤出血,跌打劳伤:红毛毡一两,泡酒一斤,七日后服。每次10毫升,日服三次。(《云南中草药选》)
提醒您:红毛走马胎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1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7:0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红毛走马胎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应用于治疗痢疾、肝炎、胆囊炎、风湿病、跌打劳伤、咳血、吐血、妇女痛经、血崩、小儿疳积、疮疖痈肿疼痛等症。用法与用量:内服时煎汤,用量为3至5钱;或泡酒。外用时研末调敷。孕妇忌服。选方包括治疗风寒湿、关节疼痛,产后心悸、虚弱,虚劳咳嗽,外伤...

  • 红毛走马胎的功效显著,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和活血和瘀。它可以用于治疗痢疾、肝炎、胆囊炎、风湿、跌打劳伤、咳血、吐血、妇女痛经、血崩以及小儿疳积和疮疖痈肿。例如,《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提到它有镇痉作用,能治疗顽痹和脚膝疼痛;《广西药植名录》则认为它具有消炎、消肿、清凉、解热、活血、润肺止咳和...

  • 红毛走马胎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1. 祛风除湿:它能有效缓解风湿痹痛,对于因风寒湿气引起的不适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 清热解毒:红毛走马胎能够清热解毒,适用于黄疸、痢疾等症状,帮助身体恢复健康。3. 活血止血:对于因血瘀引起的各种出血症状,如咳血、吐血、便血等,有一定的止血效果。4. 调经止痛:...

  • 性味:味苦、辛,性凉。功效: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等作用。主治:适用于风湿痹痛、黄疸、痢疾、咳血、吐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乳痈、疔疮等症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中提到,虎舌红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黄疸、风湿骨痛、肺病咯血、外伤...

  •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镇痉药,能除风寒湿气,治顽痹和脚膝不仁。 2.《广西药植名录》:消炎,消肿,清凉,解热,活血,润肺止咳,调经。治痢疾,黄疸,吐血,妇女血崩,疳积,喉头炎,痈疮,跌打内伤,风湿。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治肺病咯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