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在世界医药历史上,有一部被全世界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巨著——《本草纲目》。它是由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其中凝聚着名医毕生的心血。
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祖父、父亲都是民间医生。在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被人瞧不起,因此父亲很希望儿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从小就督促李时珍埋头念书。但是,李时珍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偏偏打心眼里爱上了行医这一行。20多岁时,他就随父亲走南闯北,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行医生涯。
有一天,李时珍和父亲在自家药园里劳作。突然,有个人急匆匆地跑进来要打李大夫。原来有一个病人服了李时珍父亲开的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李时珍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开的药方没有错,剂量也对,而且病人也按时服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几天后,李时珍找到了答案:他发现,原来是药铺根据一部本草(医药)书上的错误记载,把有毒的“虎掌”当做无毒的“漏篮子”用了。
“这太危险了!”李时珍对父亲说,“看来,古人流传下来的本草书也有很多错误,真不知害过多少病人!要是能重新修订一部正确的本草书,那该多好!”
父亲赞许地对他说:“对,不过这事可没那么简单。除非朝廷下诏,才有可能做到。”
可是,倔强的李时珍却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古人的错误纠正过来,留给后代子孙一部正确的本草书籍。从此,他一边行医,一边抓紧时间研读许多有关药物方面的书籍,同时记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有一回,他在古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记载:蕲州产有一种白花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腹部有24块斜方块。这种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产量不多,因此极其贵重。
看完记载,李时珍兴趣盎然,难道自己家乡产的白花蛇真的有24块斜方块吗?它有哪些习性?又有怎样的药用价值呢?遗憾的是,古书对此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更具体的说明。于是,李时珍进一步想到:要想把本草书修订正确,还得亲自深入实际考察。
为了真正地了解白花蛇,李时珍想起了深山老林里的捕蛇人。他找到捕蛇人,并随他一起上山捕蛇。后来,李时珍终于亲眼见到了白花蛇,并证实了蛇的肚子上果然有24块斜块花纹。接着,他又向捕蛇人了解了白花蛇的习性、药用功能等等,并作了详细的文字记载。
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准备,李时珍开始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详实的笔记,正式动笔编写本草书。几年后,李时珍被朝廷的太医院选中,来到京城。但是,那些太医院的医生大都是迷信道士的庸医,在那种乌烟瘴气的氛围中,李时珍虽有满腹才学却派不上用场。因此,不到一年时间李时珍就托病回乡,继续编写本草书。不过,在太医院时,李时珍有机会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古代医书,为他的编写工作增加了不少充实的材料。
眨眼间,整整27个年头,李时珍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呕心沥血编写而成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经过3次较大的修改之后,终于定稿了。白发苍苍的李时珍用双手摩挲着这一大叠书稿,眼眶里闪动着欣慰的泪花。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勇敢地打破传统的“三品”分类法——“上药养命以应天,中药养性以应人,下药治病以应地”,而是采用按植物、动物、矿物等比较科学的分类法,将中药分类学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部充满创造精神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经验,对世界的医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2019-04-14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3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闭,三次改写,才最后...

  • 据史料记载,李时珍在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时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他深感以往本草书籍中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决心编纂一部全面而准确的药物学著作。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到万历六年(1578年)最终完成,李时珍历时27年,倾注了他晚年的全部心血。在这漫长的27年中,李时珍不仅广泛搜集了...

  • 《本草纲目》(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

  • 经过大半生的艰苦耕耘,1578年(明万历六年),一部详实而完备的医药巨典——《本草纲目》终于编写成功了,当时李时珍已是61岁的老人了。为了《本草纲目》的出版发行,他不顾年迈体弱,千里迢迢赶到当时全国出版业的中心南京奔走呼叫寻找出版者,但却未如愿以偿,最后只得惆怅回乡。直到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

  • 满足社会对医药学的需求,以及积累的药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长期努力,这部巨著在1596年终于在金陵问世。《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药学巨著,更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李时珍的贡献,让我们对我国古代医药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