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草药相关的古代故事

一、今安徽潜在县汪济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药名所作《致在台友人》的信
白术兄:
君东渡大海,独活于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不知思念否?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及祖国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花红紫草苏木青,金缨银杏玉竹林,龙眼蛤蚧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悬紫草;西园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滕、青风滕;南池结有石连子、黄实子。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令尊白前公,拄虎杖,怀马宝,扶寄奴,踏竹叶,左有麝香,右有红花,槟榔陪伴上莲房,已是巍巍白头翁矣!令堂泽艺婶虽年迈而首乌,犹千年健之松针也。唯思念海外千金子,常盼全家合欢时,望勿恋寄生地,愿君早茴香(回乡)!
表弟:杜仲顿首

二、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三、一封用中药名串成的诉状
古有一才女,其父从业中医,兼营药铺,有空时喜欢吟诵《汤头歌诀》,女受此熏陶,对中药名称、性味、功能早有领悟。一日无事,她巧借药名串成一篇诉状,由于辞情恳切、构思奇巧,其父览后,不禁拍手称妙,其状书云:
具状人红娘,为告木贼拦路抢劫,殃及夫、子事。窃氏有夫黄柏,男黄连,因往硫黄( 留隍)发卖乌药,一去半夏,仍未见附子(父子)茴香(回乡)。适有邻亲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经过常山,遭木贼拦劫,被抢去青相(箱)子一只,陈皮鞋一双,又强*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从,遂被捆于马前,打得红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泽泻(贼舍)惩办顽凶。民等沾恩。谨状。
在短短130多字的诉状中就嵌入了20多种中药名,情趣盎然,故一直流传至今。2021-03-0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2-13 03:29: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相传许久以前,云南边远山寨住着一位彝族医生,名叫曲焕章,可是个好猎手。一天傍晚,他从半山腰采药归来,射中一只拦路虎,见它血流如注地躺在血泊中,一动也不动,满以为死了。翌日清晨,便请人去抬,岂料抵达目的地,却不见老虎的踪影。经四处寻找,才在附近灌木林中发现它的血迹,显然...

  • 以下是一些中草药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 神农尝百草:相传上古时期,神农为了寻找可以治病救人的草药,亲口尝试了数百种植物,最终编纂成了《神农本草经》,这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明朝时期的李时珍花费27年时间编写了《本草纲目》,书中详细记录了...

  • 中医药故事: 孙思邈与老鹳草:相传在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炼丹制药。由于四川盆地气候潮湿,许多上山求医的患者患有风湿病,而孙思邈对此束手无策。一天,孙思邈带着徒弟上山采药时,发现一只灰色老鹳鸟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种无名小草。几天后,他...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