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理气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假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大部分患者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的。

症状常表现为 上腹部隐痛不舒、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 等。这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迁延日久有癌前病变的可能。
组方: 柴胡疏肝理气散基本组方由10味药组成。柴胡、党参、炒白术、鸡内金各12克,炒白芍、炙黄芪、蒲公英各15克,当归10克,玫瑰花3克,甘草5克。
方解: 本方主要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所以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重点。
诸药合用,集体发力,既能消炎止痛,扶正祛邪,又各司其职,并行不悖,使损伤的脾胃得以早日恢复其功能。

加减: 在临床中还可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素由平日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致其健运失司;或因忧思恼怒,情志欠舒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使食雍气滞,中焦被伐,运化无力;或因寒邪侵袭,胃脘痞满不舒,脾健运无力等。

中年以上人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发年龄段, 此类人群人体气血阴阳日渐虚衰,胃气渐弱,故易患此病。患此症者,症状并非很严重,许多人不够重视,任其发展,病程日久,不断耗伤正气,致使病邪深入络脉日久而成难治之疾,此为患者之大忌,一定要及时予以治疗。
此外,近年来由于年轻人饮食不规律和食品安全问题,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此病出现低龄化趋势,临床患此症者,十多岁的年轻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微信公众号:家庭医药(ID:jtyyzz)
合作请咨询 0771-2618115;0771-2623155

2022-06-1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4:21: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中药的方法治疗行之有效,在临床上最主要的方法是辨证处方,还可以用中成药,配合药膳进行治疗。此外,针灸、艾灸、推拿都可以进行配合性治疗。如临床中有肝胃气滞证,可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证,治疗要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可以用化肝煎与左金丸加减。此外...

  • 柴胡疏肝散源自《医学统旨》,是一种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其功效主要包括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特别适用于肝气郁滞引起的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嗳气太息以及脘腹胀满等症状。在现代医学中,该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以及胁间神经痛等属于肝郁气滞的病症。该方剂的核心病理是肝气郁结,导致...

  • 柴胡疏肝散源自《医学统旨》,是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它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证,症状包括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等。在现代医学中,该方剂也常用于治疗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及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二、柴胡疏肝散的配方 其配方包括:陈皮(醋炒)、柴胡各...

  • 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功效与作用 1、解热,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

  • 柴胡疏肝散主要是陈皮、柴胡、川芎、香附等中草药组成的方剂,是一个中药。它的主要作用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所以往往是治疗肝气郁滞所导致的症状,比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还有肋间神经痛等,属于肝郁气滞的这些患者。这个药是处方药,由于刚才所说的这些适应证,患者是无法辨别的,所以应该在中医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