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药圣”李时珍是怎样确定草药的药性的?

这个寒假因为疫情逼出了一群厨师,刮起了全民做凉皮的风,我在家也不例外,缠着奶奶做了凉皮,这个过程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不禁问奶奶:“这凉皮是谁发明的呀,他怎么知道这淀粉要这么做,淀粉又能做成凉皮呢?”奶奶笑着说,因为有人尝试过的呀!就像之前我们缺粮食吃的时候,也没人知道槐树花能吃,但是有人去尝试了,发现是可以吃的,后来大家就都吃了。
在很早之前科学技术落后的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是茫然的,很多植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有毒的还是安全的,中国人和植物是离不开的,因为中草药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都离不开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总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新的事物,正是因为这样,现如今我们才得以对大自然的生物有了多重认识。

根据以前相关医书的记载我们发现,古人对中药的研究都是经过发现、尝试、验证。最后将自己的发明发现记录成册,最后才有了我们现如今如此丰富的医学巨著。就拿李时珍来说,能够完成将近20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他也借鉴了不少记录在册的中草药,虽然明朝时期中草药的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借鉴的经验也十分充足。但毕竟学无止境。还是会有许多医学发现需要自己亲身实践。

李时珍为了准确辨别草药,他跋山涉水,向渔夫、农民、药工,甚至是捕蛇者学习,寻找药书中没有记载的药,验证已经记载的药。这一走,便是27年。我们大家都听过神农尝百草这个神话故事吧。传说中深浓的整个身子是透明的,可以看看到他的五脏六腑,这样就能够看到草药在他体内的变化,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实际上我们祖先对于中草药的研究,更多的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践。

中草药的研究已经历经了几千年,李时珍也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的认知进行验证,再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要说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准确定性草药,其实都是实践出真知,没有一遍又一遍的实践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片面定性的。在我们看来好像很轻松,但其实每一种草药的定性都经历了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就如同我们如今随处可见又廉价的灯泡,是爱迪生尝试了一百多种材料才发明出来的,每一中草药的功效也是古人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之后才得到的。
李时珍为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草纲目》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的实践和贡献给后世人很大的启发,后人也在他的 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尝试研究,才有了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
2020-11-14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2:23: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8. 李时珍为了准确辨别草药,花费了27年时间跋山涉水,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寻找未记载的草药,验证已知的草药。9.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草药研究的一种理想化描述,实际上,祖先们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实践。10. 中草药的研究历经几千年,李时珍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验证已有知识,探索未知领...

  • 中草药的研究已经历经了几千年,李时珍也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的认知进行验证,再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要说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准确定性草药,其实都是实践出真知,没有一遍又一遍的实践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片面定性的。在我们看来好像很轻松,但其实每一种草药的定性都经历了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就...

  •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没有记载的,自己也找不到人了解的中草药,他还是会通过自己尝试来确定药性。李时珍在《神农本草经》中发现多处记载有叫“芸苔”的中药名称,但是又在后面出现了不同的解释,为了弄清楚究竟,李时珍就翻山越岭,遍布山野寻找实物,后来还是在农夫指点之下,才确定芸苔就是普通的...

  • 按照明朝时期那些民间走访郎中的说法,确定草药的功效首先自己必须亲自尝试,就像神农那样自己尝遍百草,不过这样的做法一般都是容易丢性命的,如果自己运气不好会因为尝遍百草而肠穿肚烂。所以那个时候很多医药人员都是通过积累经验而确定草药的功效。李时珍当时也是通过积累经验,发现、尝试、验证而总结草药的...

  • 它叫《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这个人,就是“药圣”李时珍。一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制图:余铮浩 他的父亲叫李闻言,是当地一位名医。平时,李家的庭院就种植着许多草药,忙不过来的时候,李闻言会把李时珍兄弟带到自己的小诊所里,一面教子读书,一面行医,偶尔还让...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