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中医补助正气,健脾止泻治愈

患者陈先生,48岁。患者自述近半年来反复腹部隐痛伴腹泻,还有大便溏烂,每天多次。去医院检查,医院查结肠镜示结肠炎。虽经治疗但不见好转。

诊见患者舌淡苔白腻,脉细弱。问患者腹部是不是胀满,患者说是,并说一胀满时老是嗳气,有时还会恶心呕吐。问患者大便中是不是带血,患者说没有。

综合以上病症,认为患者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而致泻。于是开出如下方药:吴茱萸、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厚朴,山药,炙甘草,陈皮,砂仁等。七付药,水煎服,日一付,早中晚各一服。患者服完药第二次诊时说病症减轻了不少,腹部无隐痛,偶有腹胀,大便日已已经1次,还略有便溏。于是又在上方中加入干姜,升麻等温中升气之品,又付七付后腹胀消失,恶心呕吐停止,大便成形。

此方药虽小,但却相当精炼,颇合病机。黄芪健脾补气,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为君药。白术健脾、固表止汗为辅药。防风祛风解表驱邪,与黄芪、白术相配,既能固卫疏表,又能避免因“补”出现留邪之弊。诸药共用,恰中病机,建功甚速。

慢性结肠炎是常见的肠道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属易反复、难治愈的疾病。中药对其有较好的作用但应选出最恰当的药物使用。下面介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治法和药物。

1、清热解毒法

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常用治法对慢性结肠炎属热证的病人适用。常用中药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连翘、荆芥、白花蛇舌草、葛根、马齿苋、穿心莲等等。每剂药可选1 3种不宜太多用量也不宜过大。

2、止泻法

主要针对以腹泻为主的慢性结肠炎。能直接止泻的中药很多应辨明证型不可混用。按药性可细分为: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如葛根、马齿苋。用于热毒泄泻患者。健脾止泻药物有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适用于有明显脾虚之象的患者。涩肠止泻药物有五味子、诃子、乌梅、金樱子、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多为酸味药各种证型的腹泻均可使用。根据腹泻次数每剂药可选1 3味。温中止泻药物有肉豆蔻、补骨脂。主要用于虚寒型腹泻不可用于热象明显者。

3、通便法

主要用于以便秘为主的慢性结肠炎。通便的目的可分峻下和缓下。如燥屎内结数日腹满腹实较甚者可在短期内使用峻下泻下积滞。但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便秘多用缓下以调理脏腑为主。通便药可细分为:清热通便药物有大黄、芒硝、番泻叶、紫草、生地用于燥、热明显者。缓下每次可选1 2味剂量不宜过大。便秘甚而热象重需峻下者可用大黄5 10克后下或加芒硝、番泻叶。润肠通便药物有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草决明。这些药物较平和可用于各证型的便秘。温肾通便药物有肉苁蓉、锁阳。用于脾肾阳虚的便秘患者亦可用于寒实型便秘。这类药物性温热不宜用于热象明显者。下气通便药物有莱菔子、苏子、枳实。这类药使用范围较广可配入各种处方中使用。

4、理气法

慢性结肠炎常常表现出肝气郁结、脏腑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不通的现象理气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各证型的慢性结肠炎均可使用理气药。理气药可细分为:疏肝理气这是最主要的治法。药物有郁金、香附、元胡、川楝、姜黄等。处方中加入这类药可调整脏腑平衡缓解紧张情绪使疗效提高。健脾理气药物有木香、陈皮、佛手、砂仁等。这些药能行气消滞、健脾开胃。理气止痛常用药有木香、台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元胡、姜黄。另外理气药有寒热之分选药时也应注意。

5、补益法

该病病程中常可见有虚损之象以脾虚最多见。补益法中亦以补脾胃为主。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这几种药对大便的软硬有一定影响腹泻或便秘者需配伍使用。另外补气、补血、补肾之阴阳也常用于治疗该病。

6、升提法

主要用于气虚下陷、久泻不止者。常用药物有黄芪、升麻、柴胡。大便干结者不宜使用。

以上是慢性结肠炎的常用治法临床立法处方时究竟用哪种治法应视病情而定。最常用的治法组合有:(1)腹泻者: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 止泻 止痛可酌加补益酌加升提酌加止血。(2)便秘者: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 通便 止痛酌加止血酌加补益。2022-07-1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3:44: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补脾益肠丸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效果显现较为缓慢。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多与脾虚有关,补脾益肠丸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对于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该药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见效时间较长。在使用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结肠炎时...

  • 第一种治疗方法以健脾燥湿为主,使用防风、白术、苍术、茯苓、白芍药等中药组成。该方剂通过增强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气,达到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目的。服用时,需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粗末,每日空腹前服用一剂,有助于更好地吸收药效。第二种治疗方法则侧重于温中散寒和健脾益肾,主要药材包括熟地黄、白术(...

  • 2. 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内治法,根据不同体质可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脾胃虚弱型表现为大便溏泄、水谷不化,可选用补脾益肠丸、香砂养胃丸、小健中颗粒、十香定痛丸、四君子丸(散)等,以健脾益气。3. 肾阳不足型主要症状为黎明前腹痛、腹泻,可选用的中成药有四神丸、桂附理中丸、济生肾气丸、青娥丸...

  •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提醒您: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此民间...

  • 慢性结肠炎的表现多种多样,具体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首先,对于大肠湿热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治疗上应以清热化湿为主。可采用的中药方剂为:白芍25克,黄芩、红藤各15克,大黄4克,槟榔片、黄连、当归、广木香各10克(后下)。此方剂需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服用一次,分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