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艾灸肝经,养肝血,除春困

#春天应艾灸的穴位#春季艾灸肝经上的一些穴位可以控制肝阳上亢侵扰脾胃,亦可提升肝阳以振情志,已达到温肝阳、益肝气,养肝阴、滋肝血,疏肝利胆的作用,让肝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以助阳气正常生发。

太冲穴

艾灸太冲穴,疏肝理气,缓解痛经头晕头痛

【 穴位解析 】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

调理由于肝经失调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胁肋及头部诸疾的常用穴。

可以疏肝理气,排郁解忧,爱发脾气、生闷气一定要找它。

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前的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②月经不调、尿闭、遗尿、疝气、崩漏

③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失眠

④胁胀、足背痛、下肢痿痹。

穴位配伍应用:

配风池、足三里、三阴交治头目眩晕

配合谷、百会、治头顶痛

配百会、人中、合谷、内关,治癫狂、痫证。

行间穴

泻肝火,用行间穴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指、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指边缘。

主治: 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期门穴

期门穴经穴名。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别名:肝募穴(肝经募穴)。

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

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期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

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

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肝经募穴:理同其门名解。

刺激期门穴能起到疏肝清热、利胆和胃、降逆止痛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等肝胆和胃肠的病症。

刺激期门穴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促进黄疤消退及肝脏炎症消退,有利于肝功恢复。

艾灸注意事项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一个穴位艾灸完毕,要轻轻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边位置,这叫封穴!封穴完毕后,要用衣物遮盖住艾灸部位。

4、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常温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5、儿童、体弱者、功能减退之疾患:灸量一定要小,慢慢增加艾灸时间。2022-06-1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1:4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春天灸肝经,养肝血,除春困艾灸肝经穴位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患者、体内毒素过多者等《黄帝内经》把春、夏、秋、冬对应生、长、收、藏。春天万物复苏,都在生长,此时我们身体的肝气最足(阳气),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春季人最容易偏头疼、口苦...

  • 这说明了春季养生宜养肝为要务,不易伤肝。 疏肝利胆可艾灸章门穴 ,章门穴属肝经,也是脾的募穴;艾灸章门穴不仅能够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还有调五脏之气血,健脾的作用。另外,可 加灸阳陵泉 ,此穴属胆经,也是胆经的合穴,有专解肝胆之郁的功效。2、健脾祛湿 春季雨水增多,很多朋友会有身体湿...

  •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艾灸时可以采取温灸的方法,使用艾条或者灸盒在穴位处进行艾灸,每天一次,每次15至20分钟,由于肝主筋,很多朋友在春天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就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一...

  •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冲穴3分钟,如果脚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另外,立春护肝,饮食上还要注意下面这两个禁忌:立春后饮食忌酸,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 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治五脏六腑虚损。“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如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治咳喘,许多穴位就是背部腧春天里百花开,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令我们意气风发,但我们往往在春季会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