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妇科带下病妇女黄带中药方剂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黄带方剂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亦可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妇女带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症见黄、白带下,质稠粘有臭气,或痔漏肿痛,肠风下血,或热盛风生,肌肤干燥作痒,或湿热毒邪,淫伤血络,发为疹块、衄血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提醒您:妇女黄带中药方剂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2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3:12: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治法:清热利湿止带。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伴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

  • 带症多因脾湿,初病无热,补脾土兼理冲任之气可愈,若湿久生热,则需清肾火。易黄汤中的山药和芡实具有补任脉之虚的作用,同时能够利水,这使得它们成为了治疗黄带的重要成分。而白果则被用于引入任脉,进一步增强了药物的效果。黄柏和车前子则是用来清肾火,缓解任脉之热的。这些成分的组合使得易黄汤...

  • 女性妇科带下病症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白带和黄带。白带呈白色,而黄带则呈黄色,带有腥臭味。传统中医认为,白带主要与湿气有关,而黄带则与肝经湿热有关。白带的治疗需要大补肝气,同时舒肝,使气健湿除,带下自止。常用的方剂是完带汤,由白术、山药、党参、白芍、车前子等药材组成。黄带则需要补任...

  • 赤带色红似血非血,乃湿热下陷,治法须清肝火而扶脾气,方用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生地、阿胶、香附、粉丹皮、黄柏、牛膝、红枣、小黑豆等。此方纯治血,少清火,妙在补肝血以制火。综上所述,黄带、青带、黑带、赤带皆因湿热所致,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调和肝脾,清热利湿。白带则多因脾湿,需...

  • 定义:在中医学上,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形如腰带,凡带脉以下的称为带下。因此,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病症特质:带下主要表现为女性 中流出的一些粘液状物质。根据颜色不同,带下可分为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骨色带等。病因:中医认为带下病多由于 炎、宫颈糜烂、宫颈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