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怎么使用

1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作用 温筋通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络、行气通络的功效,艾灸是将艾叶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将艾叶的药效和热力相结合,从而可以加深温筋通络、驱散寒邪的作用。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而艾灸是利用了温热刺激,可以起到气血协调,营卫和畅,所以起到了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
禁忌 1.由于艾灸是以火灸身体的肌肤,在艾灸的时候不能够接近肌肤太近,一面引起局部肌肤的烫伤。
2.人体身体有很多的筋脉和穴位,有一些重要的部位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例如关节部位、皮薄肌少处、下腹部以及一些关键部位。
2 艾灸怎么使用 艾灸使用方法:
1.将蜡烛点燃,将艾灸用蜡烛点燃。
2.直接艾灸条在身体的患处灸灼,需要距离身体表面3厘米处。
3.一般艾灸一个部位或者穴位时间持续15-2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做适当的手法调整。
4.一次可以艾灸3-4个穴位,一般两天一次,或者更长的时间,不宜频繁艾灸。
3 艾灸不适合哪些人做 疲劳人群 艾灸是不适合过度劳累、饥饿、体制虚弱等有疲劳症状的人群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对于该类人群是比较强力的养生活动,该类人群进行艾灸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患病人群 患病人群是指具有自发性出血或者损伤后出血不止、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症状的人群,该类人群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可能会对患处有刺激作用,加重患处的情况。
经期、早孕期以及幼儿 由于艾灸具有活血行气,温经散寒的作用的,对于处于经期的女性来说,可能会影响到经期的血量,所以处于经期前5天的女性不宜进行艾灸;早孕期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比较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影响到身体以及体内胎儿,所以不建议采用刺激的艾灸手法;幼儿的身体一般无病痛是不建议采用艾灸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晚上几点后不能艾灸 晚上11-1点。
晚上的11-1点的时候是人体需要得到休息的时间,身体内脏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该时间点不宜进行艾灸,可能会影响到人的正常作息。而且艾灸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晚开始艾灸时间不宜超过9点,11点之后不能进行艾灸。
2022-11-2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3:4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驱寒保暖:对于体质偏寒、手脚冰凉的人来说,艾灸是驱寒保暖的良伴。其中的药物成分能穿透肌肤表层,渗透至体内,促进脂肪燃烧,提升体温。艾灸的禁忌 使用艾灸时,应避免接触生冷的水和食物。因为艾灸能提升体温,食用生冷食物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建议多食用温和的食物。此外,有人在艾灸后立即洗澡以去除味...

  • 首先,需要了解艾炙的禁忌。由于艾炙以火熏灸,施灸不当可能引起皮肤烫伤。同时,施灸会耗损精血,因此某些部位或人群不宜施灸。例如,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宜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以及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敏感区域应避免施灸。此外,关节部位、大血管处、心脏...

  • 1、疏经通络:人体是一个协调的整体,经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调节角色。艾灸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有助于保持经络的畅通与活跃,使身体达到更加协调的状态。2、驱散寒气:艾叶性温,点燃后熏灸可刺激经络穴位,其温热作用有助于驱散寒气,促进气血运行,对缓解腹泻和感冒等症状有积极作用。3、扶阳固脱:中医...

  •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例如,对于实热证或阴虚发热的人,艾灸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应避免使用。此外,面部、大血管区域、孕妇腹部以及腰骶部等敏感部位也是不宜施灸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施灸时,应注意从上到下的顺序,先灸头顶和胸部,然后是腹部和四肢,这样可以更...

  • 艾灸还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从而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瘀血和结块。艾灸还可以温阳补虚、补中益气。艾灸时,通过温热刺激可以回阳救逆,增强身体机能,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目的。艾灸疗法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其禁忌。艾灸以火熏灸,如...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