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气血的几个方法

气血不足即中医所说的气虚和血虚,许多人都有此表现,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引起早衰。以下几种调理气血的小方法简单易行,朋友们可在家自行操作。
第一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之说。血液通过脾胃运化生成,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平时可多吃些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之品。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黄芪、白术、怀山药、升麻各3克,取其煎煮液,泡花茶,冲饮至昧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功效。
第二步:养肝血 “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不足。此外,“人卧血归肝”.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因此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平时多吃些可补血养肝的芝麻、红枣、桂圆。
第三步:调分泌 可饮用四君子汤,取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炖服,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取白芍、熟地黄各12克,当归10克,川芎8克,水煎空腹热服,可以养血、调节内分泌.非常适合女性服用。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黑木耳、黑芝麻、红糖等做成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2022-10-18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41: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血两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中医调理气血两虚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养和生活方式调整。在药物治疗方面,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剂,如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气血两虚的症状,提升机体的免疫力。饮...

  • 2.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很多人信赖的养生防病方法。对于气血不足的人群,选对中药是关键的补气血方式。例如,山药、何首乌、红花等都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坚持服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调节气血不足的症状。此外,补血的同时还需要适量吃点补气的药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运动滋养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 一、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中医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因此调理脾胃对于治疗血证至关重要。饮食上,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以煎服“参芪术茶”,将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等中药材煎煮后泡花茶饮用,具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的功效。二...

  • 药膳补气血也是一种常见且见效快的方式。补气可选择“四君子汤”,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则可用“四物汤”,煎服后空腹热服。此外,当归、川芎、熟地、枸杞、黄芪等中药也具有很好的补气益血功效。远离寒邪也是调理气血虚的重要一环。中医认为寒邪会让血液瘀滞,导致经络不畅,影响气血生化。因此,应注意...

  • 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概念,它指的是体内气血的量不足,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要调理气血不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调整饮食:气血不足与饮食密切相关。应该确保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和维生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和绿叶蔬菜。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全面。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