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名字各有其含义,你知道吗?

  说起祖国医学,那得洋洋洒洒几千年,其中深意,自去体会!

  对于“穴位”二字的解释: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大家可能看得有点拗口,简单讲就是人体的“开关”。经络好比电线通路,穴位就是开关。经络的通畅就是健康的根本。不管是在中医学上还是民间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痛则不通,不通则痛”那么痛的是哪里,哪条经络,用哪个穴位。那就属于治疗学的范畴了。

  对于广大群众来讲,可能更加喜欢的是这个穴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比如:人中、足三里、神阙等等都是日常大家接触到的比较实用的一些养生穴位。但不知其意就乱用,也不是养生之道。

  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大多数只背其功能主治,主穴配穴治何种病症。却不知其穴位大有深意,而这些深意往往在穴位名字上面就能体现,唯有去深入体会才能得其真意,临床上才有所“悟”。

  如“人中穴”为何叫人中?大家知道昏迷不醒掐人中,却不知道为什么掐?掐的部位在哪,准确吗?正所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若不准确怎么能救急呢?所以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医疗学习,不懂其真意,难免显得不够全面。

人中穴: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所以准确的并不是正中,所以才叫人中。)

  其穴名意为:鼻通天气,口通地气,本穴在口鼻之间,故名“人中”(这里有我们古代哲学思想的成分,天地人。以鼻子呼吸空气而通天之气,嘴巴吃粮食庄稼而通于地气,中间着,人也。故曰人中)

  所以它的功效与“人”有关:如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等人的精气神相关联的疾病。(还有其他特殊治疗病症)

  这样是不是理解了为何叫人中?而不叫别的中呢?

  《千金方》中说道:“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也。作为老百姓,我们当听故事一般,又可学习养生知识。岂不乐哉?

  大家如果有想了解的穴位,欢迎在下方留言,下次更新我们从中选出,为大家分享!2022-06-26
mcxzy 阅读 12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4: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内关穴,闻其名而知其意,听到它的名字它的作用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没错,它是守护人体“内城”的关口。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很明显,它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因此,常按内关穴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摩内关穴还有补心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祛除心...

  • 足是脚部,窍是孔窍,阴是阳相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这个穴位在脚部,善治耳鸣,目赤肿痛等病症,所以叫做足窍阴~每天按揉按揉5-10分钟,还具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至阴 调 膀胱经】至阴在小脚趾的旁边,它的名字来源很有趣,至是到达,阴是阳的相对,这里是指阴经,...

  • 客主穴,又称上关穴,其在中医经穴中具有独特的位置。上关穴,其官方名称为Shàng guān(GB3),位于足少阳胆经上,同时也是手足少阳足阳明经的交汇点。此穴还有其他别名,如客主人和太阳穴。"客主穴"这个名字寓意着穴内气血,虽然主要由风气主导,但其中含有肾气的寒湿特性,像是接纳和管理着这些冷湿...

  • 地理名称被用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和联想。腧穴的气血流注也被比喻为海泽池泉渠渊,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等,这些命名不仅形象生动,也揭示了穴位与人体气血运行的关系。动物、植物、建筑物和生活用具的名称也被用来描述腧穴的位置,如鱼际、鸠尾...

  • 人迎穴的命名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以"人"来命名,"人"象征着广大的民众,这里特指胸腹部。"迎"字则表示接纳和输送,意味着胃经的气血从这个穴位出发,向下输送至胸腹以下的身体各部位,就如同民众接受并传递着养分。与大迎穴相比,人迎穴的功能有所不同。大迎穴主要负责向上输送气血,头部作为主导,...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