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与熟地黄是同一植物入药麽?

  生地黄和熟地黄都为玄参科多年生本草植物地黄的根,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所以在性状和临床应用上就有所不同。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如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如益胃汤、玉泉散;此外,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如增液汤。常用剂量为10g~30g。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熟地黄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使地黄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而成。性味甘、微温,具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为补血之要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如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四物汤;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如六味地黄丸。此外,熟地黄还对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一切精血亏虚之证有效。常用剂量为10g~30g。由于熟地黄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功能,故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本品宜与健脾胃药陈皮、砂仁等同用。2016-06-14
今天和朋友们来聊一下熟地,我们中医界有一个中医大师,他是明朝的叫张景岳,他善用熟地所以得了一个名号叫张熟地,这个熟地就是生地经过炮制九蒸九晒以后就成了熟地

2021-03-2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49: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地黄与熟地黄均源自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部,只是加工方法不同,因此在性能和医疗用途上存在显著差异。生地黄,亦称干地黄,味道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滋养阴液和生津的功效,属于清热凉血药物。它适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热入营血所致的高热、口渴、舌红等症状,如在清营汤中使用;也用于热邪迫血妄行所引...

  • 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虽然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加工不同,药性偏重不同。临床需要用地黄药时,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和诊断决定用药种类。

  • 1. 熟地黄与生地黄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黄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药材,而熟地黄则是通过九蒸九晒的工艺加工而成,其目的是增强滋阴补肾的功效。2. 生地黄具有凉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病、出血等症状。3. 洋地黄,又称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或吊钟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

  • 生地黄和熟地黄虽然名称相似,但它们是中药中不同的药材。生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未经特殊加工处理。它在中医药方中通常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热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症状。熟地黄则是生地黄经过特定的炮制过程,如九蒸九晒,加入如砂仁、酒、陈皮等辅料,使其性质发生变化...

  • 1. 生地和熟地是同一药物玄参科植物地黄的不同加工品。生地是鲜品的干燥品,而熟地是生地的蒸制品。2. 两者都有滋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阴虚津亏的症状。生地具有凉血作用,熟地则擅长补血。3. 生地黄具有苦寒清热、甘寒质润的特点,能够滋阴清热凉血。它的功效主要用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适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