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最准确的解释

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臂少阴温(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臂少阴脉(脉)”。《灵枢·经脉》称为“心手少阴之脉”。现通称手少阴心经,简称心经。

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只有胁痛一证;乙种本所载“是动则痛”与《灵枢·经脉》近同,而“是臂少阴脉(脉)主治其所产病”也只载胁痛。

《灵枢·经脉》所载病候有:目黄,咽干,胁痛,上肢内侧疼痛并厥冷,手掌心热,心痛,口渴等。
2023-01-19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41: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经,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佛教经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教义在于揭示万物皆空的真理,引导众生摆脱执着与迷惘,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在。心经的全文解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要点:1. 空性的阐释:心经开篇即提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一表述强调了所有...

  • 详细解释 1. 空性的阐述:心经开篇即指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强调了所有现象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空的。这是心经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般若思想的基础。2. 修行的目的:了解五蕴皆空之后,心经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目的,即跳出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

  • 二、心经全文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解释: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者,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在深度禅定中洞察五蕴的本质,认识到它们都是空无自性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解释:舍利子是佛陀的弟子, 通过他的话来阐述色与空之间的关...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部经典佛教典籍,强调从心灵深处揭示宇宙真谛。心经的核心思想是关于心性空灵的般若智慧,主张超越物质表象,达到对生命真实本质的认知。这部作品表达了佛教的深刻哲理和修行法门,是众多修行者必修的经典之一。二、 解释 心经开篇即指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

  • 《心经》主要解释“空”的概念,即宇宙万物依靠空性存在及运作的原理。“空性”意味着没有任何形式或内心的附着,理解事物的本质空性可以摆脱无意识和执着,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修行指导:《心经》教导我们如何平和地生活,学会摆脱自我和他人的执着。通过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内心,关注内在的能量和响应,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