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还是胃

肝胃气郁型胃痛在教材中分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两种类型,而与此相关的中成药有近二十种已经科研实验,广泛应用于临床,理论的简约与临床用药的博杂形成了严重的矛盾。在景德镇市中医院前辈副主任医师李洪成先生一体化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指导下,从气血、津液、阴阳等多个层次分析肝胃气郁证型的胃痛证候,能够全面、立体、动态、联系地揭示该系列证候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发展演化、变化过程,通过临床科研实验,证实和揭示其证候发生发展机制,系统有序地应用中成药和临证组方,构筑起科学的理论框架,这就是本课题的主题。确实有其特色和创新思维。
一.立题依据(包括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如系引技术还需说明其来源并附有关技术资料。)
1.课题来源: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肝胃气郁是胃痛主要病因之一。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暴怒忧郁,七情郁结以致肝气抑郁,不得疏泄,横逆乘胃,胃失和降,而成肝胃气郁之症,常见肝胃气痛,亦称肝气犯胃,其发病急暴者为肝气横逆,清气骤闭,通称为中气、气厥或类中风之例。内含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胃炎,幽门痉挛,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2.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肝胃气郁型胃痛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分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两种类型,主方是柴胡疏肝散和化肝煎,对与之相关联的变化表述不多,相受方剂有沉香降气散、左金丸、泻心汤三个。而与此相关的中成药有九气心痛丸、六郁丸、九气拈痛丸、柴胡疏肝丸、舒肝丸、加味逍遥丸、舒肝健胃丸、调胃舒肝丸、沉香舒气丸、快胃片、胃康灵胶囊、胃益胶囊、复方陈香胃片等近二十种已经科研实验,广泛应用于临床,令人眼花缭乱。理论的简约与临床用药的博杂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解决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的脱节是医疗科研的发展趋势。
3.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景德镇市中医院前辈副主任医师李洪成先生数十年来创建其一体化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在该理论指导下,从气血、津液、阴阳等多个层次分析肝胃气郁证型的胃痛证候,能够全面、立体、动态、联系地揭示该系列证候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发展演化、变化过程,确实有其特色和创新思维,对指导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方便。我们利用该理论作指导,通过临床科研实验,证实和揭示其证候发生发展机制,不仅可验证其理论的正确,对系统有序地应用中成药和临证组方,构筑起科学的理论框架,这就是本课题的主题。
李洪成先生一体化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认为,肝胃气郁型胃痛可从其本证和变证上认识:
(一)肝胃气郁型胃痛本证:
1.胃气失和候:
内含:[中医] 肝胃气痛,肝气犯胃。[西医]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因病机:肝胃气郁郁滞。证象组合:气郁+气滞
主症:【气机不宣】症象:1.心下痞满,2.脘胁痞满时欲叹息,3.纳呆不思饮食,4.胸痞。脉象:脉弦。
副症:【气机不利】症象:1.攻刺作痛游走不定,2.痛时隐隐闷结,3.胸臆相引得嗳则宽,4.痛连胁肋背脊,5.脘胀。脉象:脉涩或结。
宾症:【气机不降】症象:1.吞酸,2.呕吐,3.嗳气。
对应论治方症:
(1)十香丸症:木香、沉香、小茴、香附、荔核、泽泻、乌药、陈皮、丁香、等份皂角烧烟为末糊丸。
(2)沉香降气散症:(何廉臣方)沉香、砂仁、蜜玄胡、川楝子3g,制香附、盐炒甘草12g。(《通俗伤寒论》354页)
(3)安东散症:苏罗子、瓦楞子(醋炙)各120g,陈香元、陈木瓜各2只,生哈壳2斤,研末每服9g,赤砂糖调服。
(4)胀痛方:(董建华方)香附、苏梗、橘皮、枳壳、大伏皮、香橼皮、佛手。伴胁肋胀痛,口苦泛恶,肝郁不舒加柴胡、青皮、郁金舒肝解郁,腹胀便秘加酒军或
栝楼、炒卜子导滞通府,如顽固腹胀,反复不愈,用鸡金散:鸡金、砂仁、香橼皮或木香、沉香。
(二)肝胃气郁型胃痛变证:
1.胃失和降候:
内含病例:[中医]:嗳噫。[西医]: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 肝胃气郁郁逆。
主症: 【气机冲逆】症象:1.嗳气不已,2.食物反流,3.强食则欲呕。泛吐清水,
副症: 【气机不宣】症象:1.善叹息,性急心烦,2.胸闷,3.神倦抑郁,4.面色青黄,5.厌食拒食。舌象:苔薄白。苔薄腻,脉象:脉细弦。
宾症: 【气机不利】症象:上脘疼痛加剧,喜暖喜按。
对应论治方症:
(1)柴苏汤症:(《章次公医案》)经前期紧张症,经之将到身心不快,头痛,脘闷,乳胀
醋柴胡3g,白芍9g,川芎4.5g,天麻3g,玄胡、川楝子9g,老苏梗6g,制香附6g,甘松3g,伏花、香橼皮9g。
(2)柴胡疏肝汤症:(《黄文东医案》)脘腹隐痛,有时作胀,上下走窜无定,引及肩背,舌紫苔腻,脉细弦,饮食,大便正常:柴胡、木香6g,玄胡、香附、郁金、降香、陈皮、半夏9g,红花4.5g。
(3)章庆云治萎缩性胃炎病案方症:上脘疼痛加剧,胸闷嗳气,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苔薄腻,证虽属脾胃虚弱,然胸闷嗳气,脉细弦,均为气滞之症:苏梗5g,香附、清炙草、大腹皮、郁金、炒谷麦芽(各)10g,陈皮、枳壳6g、丹参18g,白蔻仁3g。
2.肝气横逆候:
内含:[中医] 肝胃不和,奔豚。[西医] 幽门痉挛,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因病机:肝胃气郁郁逆。证象组合:气郁+气滞+气逆
主症:【气机不利】症象:1.胃脘痞痛 2.两胁两乳少腹疼痛 3.脐腹压痛。舌象:脉象:【气机冲逆】症象:1.呃逆声高而长,2.气从少腹上冲与心,3.呕吐不利,4.嗳气吞酸。舌象:脉象:
副症:【气机不宣】症象:1.食后少腹饱满,2.不欲饮食。
宾症:【阳气不和】症象:1.口苦2.小便赤 3.大便干稀不定 4.头痛。脉象:脉弦数 细弱无力
对应论治方症:
(1)叶秉仁治肝气郁结,幽门痉挛方症:呕吐。常用全蝎2.4g,配赭石、玄胡、白芍、郁金、香附等往往获效。(全蝎解痉止呕)
(2)李英麟治肝胃不和(过敏性结肠炎,胆道感染,慢性胆囊炎)方症:一年来常两胁两乳及少腹痛,食欲很差,饭后上腹饱满,呃逆频繁,大便干稀不定,稍一行动,即心慌气短,浑身无力。夜眠不安,经少色淡,唇舌略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炒白术、茯苓、砂仁、香稻芽9g,陈皮、佛手、香橼皮、半夏6g,木香3g。
(3)陈敬康治奔豚(十二指肠溃疡)方症:脐腹痛有按痛,发则由少腹上冲胸痛,头痛,上腹却无压痛,伴黑便,嗳气吞酸,脉弦苔少,用金匮奔豚汤二剂缓解,三剂消失;去柴芩加茯苓白术连服一月半,龛影消失。
3.肝阴虚滞候:(略)
4.清气闭厥候:
内含:[中医] 中气,气厥。[西医] 胃痉挛可能。病因病机:肝胃气郁闭厥。因
怒鼓动肝气,肝气上逆,胃气失降,致上中二焦清气猝闭而成闭厥之候。证象组合:气郁+气闭
主症:【气机不宣】症象:1.愤然默默,2.胸隔胀满或痛,3.痞闷。
副症:【气机闭塞】症象:1.卒然仆倒,2.手足冰冷,3.气厥昏倒,不知人事,神昏不语,4. 神糊虽清,仍气郁不语,状如痴呆,5.饮食不进。脉象:脉沉弦或伏。
宾症:【气机不降】症象:1.胸隔喘满,口无痰涎,但出冷气,2.呕逆。
对应论治方症:
(1)调气散症(俞根初方):暴怒伤肝,肝气横逆,暴怒气逆,愤难然默默,甚则卒然仆倒,手足冰冷,胸隔喘满,口无痰涎,但出冷气,脉沉弦或伏。白蔻仁、丁香、檀香、木香、炙草、砂仁、沉香。(《通俗伤寒论》436页)
(2)谢兆丰治气厥,方以五磨饮子加味:气厥昏倒,不知人事。神昏不语,饮食不进。木香、槟榔6g,沉香、檀香5g,乌药、枳实、郁金、石菖蒲、远志、制香附9g。
通过对以上理论框架的理论上的充实,和临床实验的科研,达到对肝胃气郁型胃痛的深入系统的认识,以便于指导今后的同类疾病的临床实践,同时丰富完善中医学该领域的理论体系2013-07-24
养生为本; 饮食禁忌;酒,腥,膻,腻,辛辣,生冷,生发类食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移精变气,秋冬养阴,春夏养阳;2013-07-24
没事多出去放松放松,用点柴胡疏肝散2013-07-24
肝郁气滞木香顺气丸2013-07-24
你还有其他症状吗?比如说;吐血便黑,舌暗紫或有瘀斑。如果有是属于血瘀。可以服用【荜铃胃痛冲剂】。祝你康复。2019-03-0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6:53: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