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针灸的针刺手法,一起来了解以下吧!

  针刺的作用    1、疏通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2、调和阴阳
  除了疏通人体经络的作用之外,针灸的作用还包括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也是针灸、中医的最终目的了。身体不舒服出现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体出现阴阳失衡,针灸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3、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们人体中原本就拥有的机体正气,祛除掉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病邪。
  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针刺补泻手法   针灸治病补泻手法是关键。而且,针刺手法并不玄奥,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神秘莫测,倘能细心探求,自非难事。针灸手法效果的不同主要决定于捻转的.幅度、提插的速度、进针的角度,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力度。惜因目前操作不一,有人就认为玄虚神秘,如能研得真谛,确有独到之处,针灸原理也在其中。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2)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3)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4)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5)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6)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复式手法,临床上常用的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7)烧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现温热感而得名,适用于治疗麻冷顽痹等寒证。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纵向分为天、地、人三部,将针刺入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将针刺入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8)透天凉: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寒凉感而得名,适用于热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复三次,将针紧提至天部即可留针。此外,临床上对于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一般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本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操作时应均匀地提插、捻转,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气为度,然后用中等速度出针。
  “补泻不明,扎针不灵”是针灸学界的一句格言。在针灸的临床治疗中,只有针对素体症状配合相应的针灸补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发展中几千年的精华也在于此。
  注意事项   针灸虽然能够令我们有效的解除疾病的困扰,但并不是说这种保健治疗方法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以下的一些针灸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哦!
  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
  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
  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
  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
  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
  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
  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提示: 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022-06-23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6:44: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D

  • 当当上有卖专门介绍手法的书,10块钱左右。什么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饿马摇玲……好多、好全面

  • 常用的手法有进、退、捻、捣、留五种。进:捻着针向里进,用来探找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位。捻进快,刺激强;捻进缓慢,刺激较缓和。退:捻着针向外退,以探找到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位。已经产生了这种感觉就可退出,以减轻刺激,或施行间歇的刺激。捻:进针、退针或刺到发生酸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