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一速记口诀

给大家介绍一本速记中医的好书,幽默药膳赋。
本书是中医药性速记书,是继《药性赋》和《白话四百味释》之后的一部曲、方体裁。适应了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使药性速记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本书的特点是“快”和“准”。“快”就是记的快。《幽默药歌》这本书让你在几天内记住600种中药的药性。【准】就是记忆准确。每味药的四气(寒、热、温、平)和五味(酸、苦、甜、辛、咸、苦、酸、苦、苦、苦、苦、苦、苦、咸、苦、咸、甜、咸),
经络(肝、心、脾、肺、肾、肝心、肝脾、肝肺、肝肾、心脾、肺肾、肝心脾、肝心肾、肝脾肾、肝肺肾、心脾肺、心脾肾、心脾肾、心肺肾、脾肺肾、脾肺肾——对于600多种中药来说,绝对没有错。
这本书的第一章论述了记忆规律。即一个“字”代表每味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称为一个“字标”。它的作用就像机器的“标志”,一眼就能知道。其统治以《资标图》为代表,可查阅。以后有什么新发现的中药,可以按药性填,性状可以自己定。这将为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药开发和对其性质的记忆留下广阔的前景。
本书前一两章讲基础知识,第三四章是学习题目,第五章是附录,供参考。
对于想快速掌握数百种药性的中医系学生和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几百年来难以记住药物性质的苦脑,未来将一扫而空。赶紧买一本,成功在向你招手!
-
【前景】如果中央中医药管理部门采用本发明,全国范围内所有的‘中药名称’都将改为‘带标签的中药名称’,一夜之间,困扰中医药界千百年的‘药难记’的苦恼将不复存在。一辈子记不住各种药的属性的教授、老师、学生、医生都解脱了。他们不用再去记忆‘药性’了。例如,“DC柴胡”变成了“DC全柴胡”。一看到【全】字,就知道‘柴胡DC’是治疗肝、心、脾经疾病的药;其味苦,善于祛湿、消炎、通便;其气性寒,寒能清热泻火,寒能凉血养阴。【郑】的拼音为【Zhěng】:其声母为【Zh】为入肝、心、脾,韵母为【eng】为苦味,第四声为【第三声(√)】为寒凉。中国人不仅一眼就知道自己是外国人,只要会念拼音,还是可以自学的。可见【发明】对于中医在国内的普及和中医在国外的推广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且要达到这个目的也太简单了。只需要政府下一个通知(即日起,全国所有中医主管部门将‘中药’更名为‘带标签中药’);想学医的人背两首小曲(声母代表返经之歌,韵母代表五味之歌)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其次,背宋公式:每天背一句,112天就能记住700味中药的性质。比起一辈子背100种口味的速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给大家介绍一本可以快速记忆药性的书。
中医至今面临两大难题:辨证不能切脉,治疗不能用药。
不能把脉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不能用药是因为药物的性质太难记了。
为什么 很难记住?这是因为每种药有三种1125种(25×15×3=1125)。盲目记忆很容易,多了就很难记住了。就像记住一件外套的尺寸一样,它有以下尺寸:衣身长64cm,衣领尺寸42cm,肩宽50cm,胸围114cm,袖长53cm等。记住一个很容易,但是记住两三个的大小就可以了。要想正确记住三十块和五十块,很难。这就是记住药物属性的困难。医学有25种可能的归经和15种可能的味,至少可以分为寒热和三种气。比较容易盲记,但是记住两三种口味也可以。想记住30味和50味而不记错是很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为后人写了《药性赋》和《药性白话文四百味释》。人类认识2500多种药物时,编纂了《药性赋》,记载了240种常用药物。后来人类认识了五千多种药物,就编著了《白话文四百味释义》,记载了四百种常用药物。今天,人们已经知道了一万多种药物。如果常用药和现有药的总数是8%,那么人们要掌握800种常用药才能与时俱进。因此,必须创造新的记忆方法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是我编撰幽默药膳赋的初衷。
2022-09-09
mcxzy 阅读 125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3:30: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作者州敏在总结中医传统理论和自己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吵手精心整理出了广泛应用的400味中药的熟记歌诀,并以歌诀注释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每味中药的产地、性味、功效、伍用、主治、常用剂量、用药禁忌及临证经验。全书按中药名称的笔画编排,语言...

  • 中药一必背知识点口诀如下:一、补气药补气甘温肺脾归, 四参芪术药扁甘。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

  • 传统五笔字型字根助记词: 11 王旁青头戋五一,12 土士二干十寸雨。 13 大犬三羊古石厂,14 木丁西,15 工戈草头右框七。 21 目具上止卜虎皮,22 日早两竖与虫依。 23 口与川,字根稀,24 田甲方框四车力。 25 山由贝,下框几。 31 禾竹一撇双人立, 反文条头共三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