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地黄丸,功效各不同,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六味地黄丸是许多国人都十分熟悉的中成药,也是补阴剂中最常用的药物。
目前,中医学所说的“六味地黄丸”均是指宋代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地黄丸”。

除了六味地黄丸之外,许多以“地黄丸”命名的滋补方,都是在其基础上化裁而来,名称、成分相似,功效却各不相同,使用时需注意区别。
肾气丸分别记载于《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痰饮咳嗽、消渴小便利淋病、中风历节、妇人杂病5个篇章之中,分别使用过八味肾气丸、肾气丸、崔氏八味丸等方名。
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具有补肾助阳功效,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将金匮肾气丸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桂枝易为肉桂,名八味地黄丸,即今之桂附地黄丸。
金贵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均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软、肢冷尿频等。桂附地黄丸温补之性更强,适用于肾阳虚有畏寒、肢冷等表现;而金匮肾气丸则侧重平补肾气、利水消肿,更适合肾气不足有乏力、水肿等表现者。
宋代医家钱乙将张仲景肾气丸中去掉君药桂附,改干地黄为熟地黄,使方剂的作用重心有了较大变动,明显偏于补益肾之 ,以熟地黄为君药,故更名为“地黄丸”。
到了明代,地黄丸已经成为滋补肾阴常用的药物,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并且改名为“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把补虚与祛邪结合起来, 补中带泻,寓补于泻,以泻助补,三补与三泻,相反而相成, 共奏补阴之效。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成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
知柏地黄丸能够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这一药物。

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麦味地黄丸,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
麦味地黄丸可养肺滋阴,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有很好的滋肾养肺功效。
现代研究称,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见于清代董西园的《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制成。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本方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基础上,辅以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八种药物配伍,共奏滋阴、养肝、明目之效。
杞菊地黄丸的辨证要点为“肝肾阴亏”,对于肝肾阴亏引起的头晕、耳鸣疗效较好,也可用于慢性肝炎并轻中度高血压。注意:实火亢盛所致头晕、耳鸣,脾虚便溏者慎用。

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成归芍地黄丸,出自《症因脉治》卷二方。
归芍地黄丸功效为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本方以六味地黄丸补泻结合的基础上,加以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增加了滋阴养血的功效。
归芍地黄丸的辨证要点为“肝肾两亏之血虚疼痛”,主要用于因肝肾肾亏引起的周身酸痛、脚跟疼痛之人。肾阳虚者不适合服用此药。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总是单纯地将把地黄丸只同补肾联系在一起,动辄就买来些补补肾,但却忽视了地黄丸们各自不同的偏重功用。中医重视辨证施治,因每个人体质差异,用药必须仔细辨别,如有需求,应向医师咨询,切不可见“肾虚”只知六味地黄丸,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2022-06-16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19: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治疗肝肾阴虚而致的眩晕、视物模糊、枯涩痛等症,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功效。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了养血柔肝之品当归和白芍,故为填精益血剂,对血虚引起的头晕、崩漏等症,临床效果显著。知柏地黄丸独到之处是对肝肾阴虚...

  • 地黄丸的种类很多的,常见的为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丸,用途是补肾,你的情况看,主要是长期过度 ,引起了人体的肾虚,会出现了腰部酸软无力,使不上力气,有时出现了头晕晕眩,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影响了正常的生活。首先需要戒除 ,然后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如果是肾阴虚,需要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 本方以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治肝肾阴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症;方中枸杞子味苦微甘,性微寒,入肺、肝、肾三经,功能滋补肝肾、生精明目,主治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目昏多泪等症;菊花味甘苦,性平微寒,功能清散风热、平肝明目、解毒,长于清上焦之邪热,主治头痛、头晕...

  •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的功效。它由六种植物性成分组成,包括山茱萸、牛膝、山药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长痘痘的原因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中医认为湿气过重会导致体内湿热郁结,进而影响到肺...

  • 6、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我们最熟知的补肾良方六味地黄丸是由生地做成的,而千古着名的四物汤中的一物是熟地做成的1从形状上来看生地为长圆形或块型,不规则,一般是中间大,两端细小有的是呈长条状颜色为棕灰色或棕。7、最简单的方法,看黏滞程度不太黏滞的是生地黄,蒸煮后比较黏滞的是熟地黄。8、...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