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不足则百病丛生!5个表现说明你阳虚了,6件事助你补足阳气

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在人体内,也有类似于太阳这样的一种能量,我们称之为阳气。《黄帝内经·素问》之《生气通天论》篇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的寿夭与自身阳气是否充沛有很大关系,长寿之人往往是阳气充足的。
阳气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身体 健康 和生命运动的基础。很多老人的离世时间是在自然界阳气最少的冬至节气,这是因为冬至前后这一段时间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很多老人因自身阳气已衰弱而挨不过冬至前后漫长的寒冷气候。
许多现代人都有阳气不足的问题。由于环境、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造成了阳气的衰减,出现了大量的亚 健康 人群,很多疾病都与阳虚息息相关。
阳虚表现
手脚冰凉 阳虚则外寒。阳虚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尤其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很长时间都捂不热,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阳虚得越厉害,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肘膝关节以下都是凉的。
怕冷怕风 所谓“阳气卫外而为固也”,若阳虚化生的热量不够、人体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这种怕风怕冷的现象并不是因为气候寒冷暂时出现的,而是长期的现象,这种人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头怕风吹、后背怕凉,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发烧达37度多就很难受。
频繁感冒咳嗽 阳气有固表的作用,阳虚之人体表的保护屏障比正常人要弱,在同样的环境下比别人更容易反复得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这样的肺系表证,而且痊愈得很慢。疾病症状是“正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
脾胃寒凉易腹泻 有些人一旦着凉或吃寒凉食物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常不成型。这是阳虚之脾阳不足引起的。脾是人体后天之本,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弱。
夜尿多睡眠差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但还是要起夜,甚至一晚上起来好多次,导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肾阳运化蒸腾,直接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勿伤阳气
守护好自身的阳气,首先不做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情。
勿吃生冷寒凉食物。 包括冷饮、凉茶等。再者,每天大量喝水,殊不知水为阴寒,若机体阳虚,则无法蒸腾运化水液,大量喝水反倒形成“水饮”“痰湿”等病理产物堆积在组织间隙,加重阳虚。
勿过多食用水果 。尤其是反季水果。大多数水果属性偏寒凉。饮食 健康 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吃应季的食物。
勿过度节食减肥。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过度节食减肥,容易引起脾胃中气不足,进而影响人体阳气的化生。
勿滥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 这类药物都属于苦寒性质,只适合阳证、实证、热证的体质,中医治病更注重“三分治七分养”,滥用苦寒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会逐渐变得虚弱。
勿熬夜。 很多人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该休养的时候却还在耗散精气,阳气会逐渐虚损。高质量的睡眠是补充阳气的重要方式。中医认为夜间正常睡眠为“阳入于阴”,若长期失眠易醒,多半为“阳不入阴”。
勿过早裸露脚踝。 冬天还没过去就早早露膝盖穿短裙,露脚踝,露肚脐,露腰背,却不知元阳的亏损正在悄悄发生。
勿长期处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 有人的工作、生活,受限于环境条件,长期不见阳光,应注重做好自身保暖。
勿久坐不动。 现代人长期坐在办公室,缺乏锻炼,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现代医学理解为血液循环变差,中医解释为气滞血瘀。
勿长期大量出汗。 很多人白天忙于工作,只能晚上去锻炼,跑步健身大汗淋漓,认为这样就能弥补白天运动的不足,但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戌时 (19点至21点)为心包经当令,此时“阴气渐盛、阳气将尽”,如果再做剧烈运动,就是耗尽身体最后的一份阳气。况且太晚锻炼,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不利于睡眠,即上文提到的“阳不入阴”。
勿违背自然寒热规律。 夏季正常来说应当多出汗,很多人长期吹空调冷风,尤其从室外到室内,皮肤毛孔正张开出汗的时候猛一受冷,或者汗出时洗冷水澡,很容易将外邪郁闭在体内而生病。
补养阳气
1
上午适度晒太阳,尤其是后背。身体诸多阳经行走于后背。
2
3
4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在夏季每天晨起饮用一杯生姜红糖水,有助于阳气升发。
5
时常艾灸腹部的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腰背部督脉的穴位。
6
2022-07-31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5:46: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气不足则阴气相对有余,出现虚寒性病症,表现为畏寒肢冷、喜温喜按、脉沉迟等,当以补阳为主, 选用甘温药物进行治疗,如人参、肉桂、干姜等。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参可以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肺虚喘咳、脾虚食少、内热消渴、津伤口渴、久病虚羸、气血虚...

  •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1、舌头发紫 当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体内水分供应不足时,缺氧血和含氧血就会混在...

  • 1、身体总是怕冷:“畏寒”是肾虚重要的表现之一。这是因为“阳气根源于肾”,如果肾虚,人体的元阳就虚弱,阳气不太充足的时候,人身体就会怕冷。2、不缺觉却总打哈欠:中医上讲“肾主欠”,这个“欠”就是哈欠的欠。如果说你有几天没睡觉,打哈欠是因为身体疲惫,这很正常。但如果你不熬夜也整天...

  • 4个表现说明“经络不通”生活中,有人感觉浑身不适,但又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可能是“经络不通”惹的祸。中医专家总结出几种经络不通的表现,一测便知。捏肉感觉痛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随手捏起身上的肉,如果有明显痛感,则表明经络不通。这是因为,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对疼痛...

  • 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4、皮肤瘙痒:湿气容易侵袭肌肤,当人体局部肌肤形成皮肤湿疹、瘙痒时,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5、起床疲倦无精神: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