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如何煎药,需要注意什么?

学习煎中药,分为四步。步步都注意。
第一步:煎药锅的选择。
煎药时最好用沙锅 ,也可用搪瓷锅,但是不能用金属锅或带油垢的锅,以免糊掉或者产生毒副作用。将药放入锅内,加入冷水适量,注意冷水要过滤过,一般下午要煎药用的水,上午就要盛好让它过滤。如有些药物随水漂浮起来,则可以搅拌,水位高于药物约一指左右。然后浸泡约10~20分钟后开始煎药。
第二步:掌握好火候
煎药时开始先用大火(武火)煮开后,用文火(
第三步:煎两次。
煎药一般要煎两次,总共要煎出100~200毫升左右,分3次服用。小儿服中药汤剂比较困难,就要求中药汤剂尽可能煎少一些,分多次服用。3岁以下的小儿一般一付药煎两次总计60毫升即可,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3次。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次服30~50毫升,分3次服。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因为煎药是两次,而服药要3次以上,2013-11-29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3:21: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八点:选用合适的锅具:最好选用砂锅,因为其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均匀缓和。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避免使用铁锅、铜锅,以免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中毒。浸泡中药:熬中药前,先将中药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加水的量应超过中药34CM。

  • 注意砂锅是煎中药的最佳容器。煎煮:用大火烧开砂锅,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中药粘在锅底。同时,煎煮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水,确保中药不会煮干。滤汁再煎:煎煮完成后,将药汁滤出,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混合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

  • 煎药时所用的水也需注意,一般生活饮用水即可,加水量应视药材的大小而定,通常要求药面下至少有2-3厘米的水位,以保证药材充分浸泡。煎药时应一次性加足水,避免中途加水,若药液煎干则应丢弃,重新煎煮。煎药过程中,应先用大火使药液微沸,再转用小火慢煎,以防止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药材的浸泡...

  • 其次,水质的选择同样重要。古人对煎药用水有严格要求,如雨水、露水、雪水等,这些水因硬度小、纯净度高而备受推崇。在现代,虽然无法完全复制古人的水质选择,但可以使用蒸馏水、纯净水或凉白开。自来水在加热去除氯后也可使用,但需确保水温降至适宜再进行煎煮。值得注意的是,矿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和...

  •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2、煎煮次数:...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