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能种北柴胡吗?

黄土地能种北柴胡。
柴胡田间管理方法:
1、苗期管理
(1)间苗、补苗、定苗:当苗高5至6厘米时,间去过密苗及弱苗、病苗。如有缺苗及时补栽,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定苗,每隔5至7厘米留苗1株。若为撒播,以10厘米乘10厘米的行距为宜。
(2)中耕除草:柴胡的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生草荒,应及时清除杂草,要做到早锄、勤锄和雨后必锄,以利于透气增温,促进柴胡根苗生长。结合除草进行中耕,中耕宜浅,以免伤及根部,中耕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同时中耕还可以起到培土作用。
(3)浇水:种子发芽出苗和苗期最怕干旱,往往由于干旱出苗不齐或使小苗古死,此期如遇干旱应浇水保苗。出苗前要勤浇水,浇小水,以保持地表湿润,不板结,必要时用喷壶喷水保持湿润,不要漫灌,否则会将种子冲走,出苗后可浇大水。
2、生长期管理
柴胡生长第一年植株细弱,生长缓慢,多以叶茎丛生,一般不抽薹开花,因此,生长期管理以壮苗促根为管理中心。
(1)中耕松土:柴胡属于根类中药材,人工栽培以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柴胡根为目的,生长期适当增加中耕松土的次数,有利于改善柴胡根系生长环境,促根深扎,增加粗度,减少分枝,一般在生长期要进行3至4次中耕,特别是在干旱时和下雨后,进行中耕十分有效。
(2)除草:生长期田间若杂草生长旺盛,杂草会与柴胡争夺养分、水分和空间等,会影响柴胡植株生长,造成柴胡生长不良,为此见草就要及时拔除。
(3)追肥:柴胡耐瘠薄,1年生由于基肥充足,基本可以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要。如第一年收割地上部分,割后须追肥1次,每亩追施尿素10至15千克,或腐熟的便肥800至1000千克。 (4)摘蕾:柴胡植株生长到7至8月份,田间个别植株会出抽薹现蕾现象,发现后及时摘除,减少营养部必要的消耗。
(5)浇水与排水:生长期除遇干旱外,一般不用浇水。7至9月雨季时应注意排除田间积水,以免发生病害。
3、越冬管理
柴胡植株生长到9月下旬,地上叶片开始干萎黄化,进入越冬休眠状态,为了保证翌年春季返青有足够的土壤水分,于封冻前浇一次越冬水,随水每亩施入10至15千克尿素,对柴胡根系生长十分有利。
4、2年药田管理
(1)中耕松土:返青后幼苗生长离开地面5至7厘米高时,进行中耕松土,打破地表板结,为根系输送氧气,促进生长,以后每隔7至10天再进行1次,连续中耕松土2至3次,以利于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2)除草防荒:由于田间杂草生长,同柴胡植株争夺养分、水分、光照空间,影响植株生长,因此,田间间草就要立即除净,严防草荒。
(3)追肥:分2次追肥。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时,每亩追施腐熟的稀便水800至1000千克,或施尿素10至15千克,第二次在开花前施,主要追施磷钾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和种子成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0至150千克。
(4)浇水、排水:返青期,若土壤墒情不好,地表干硬,不利于返青的巢湖幼芽生长,此时可浇1次返青水,以后结合土壤墒情及追肥可适当浇水。遇阴雨连绵的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诱发根部病变。
(5)摘蕾促根:对于不做留种田的地块,在柴胡花蕾期,需摘除花蕾,以减少植株营养消耗,有利于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2023-09-20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8:0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