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及其“家族”

# 健康 大V创造营#
地黄丸家族简介
六味地黄丸为家庭常用药品,人们用来治疗糖尿病,腰疼等,但是大部分人甚至是开药的西医大夫大概不知道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和来历,以及通过加减而形成的地黄丸家族的治疗范围,以下做个概括简介:
地黄丸家族主要由8名成员组成: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明目地黄丸。这8种地黄丸,名称类似,成分不同,选用不当也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一、地黄丸家族成员基本情况 需要牢记一点: 选用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时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两种药物中都含有附子。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辛、甘,大热;有毒!
二、地黄丸之祖:“金匮”肾气丸 “ 金匮 ”肾气丸出自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 中记载的肾气丸。肾气丸由8味药组成: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
北宋,善治小儿病的钱乙,用“减法”,去掉“附子、桂枝”,发明了“六味地黄丸”。后世,使用“加法”,发明了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其中, 明目地黄丸是“集大成者” 。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枸杞子,菊花 当归,白芍 石决明,蒺藜。 注意: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 (见下表)
三、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都属于“温阳剂”,因组方不同,功能主治有差异。
四、六味、知柏、麦味、杞菊、归芍、明目地黄丸的区别
六味地黄丸: 组方中有“三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和“三泻”,(茯苓、泽泻、牡丹皮),主要功能是 滋阴补肾
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为滋阴降火的药对,更适用于阴虚 火旺 证。 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 ,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麦味地黄丸 :麦冬善于 养肺 阴,五味子善于 敛肺 滋肾,更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咳嗽气喘、咳吐痰血等肺肾阴虚证。
杞菊地黄丸: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平抑肝阳,二药皆入肝经,都能明目,更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归芍地黄丸: 当归、白芍均为补血调经要药,对于肝肾阴血亏虚或肝血虚而致月经不调尤为适宜。
明目地黄丸: 蒺藜、石决明平肝明目,与杞菊地黄丸相比,更适用于肝肾阴 血亏 虚之目疾。
温馨提示: 虽然六味、知柏、麦味、杞菊、归芍、明目地黄丸都属于非处方药物,仍建议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
2022-06-0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5:08: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由于这种特殊的家族背景,李显被戏称为“六位帝皇丸”,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六味地黄丸”。这一称呼既体现了他的家族荣耀,也反映了他一生被亲人围绕、却多次遭遇政治波折的悲惨命运。

  • 地黄丸家族主要由8名成员组成: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明目地黄丸。这8种地黄丸,名称类似,成分不同,选用不当也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一、地黄丸家族成员基本情况 需要牢记一点: 选用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时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两种药...

  • 史上被戏称为“六位帝皇丸”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这一称呼源于李旦家族中多位皇帝的背景:父亲:高宗皇帝哥哥:中宗皇帝儿子:玄宗皇帝侄子:殇帝母亲:武则天自身:唐睿宗李旦本人也是皇帝由于这样的家族背景,历史上戏称他为“六位帝皇丸”。但请注意,这并非正式称谓,而是后人的一种幽默说法。

  •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可以说是地黄丸家族中的佼佼者,它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种中药组成,特点为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涩精、补脾、清肝,适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引起的眩晕、腰痛、消渴等症状。六味地黄丸的其他七位兄弟,均含有六...

  • 归芍地黄丸,通过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具有填精养血之功,专门用于治疗头晕、崩漏等症状。麦味地黄丸,通过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门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病症,如肺痨、喘咳、遗精等症状。七味都气丸,通过在六味地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