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的艾灸治疗方法是什么内容

一.艾灸方法:

点燃一支艾条,燃烧端对着皮肤上方(专业叫法为穴位)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烤,一般每处位置熏烤10~3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因为手拿着艾条操作不方便,且易产生疲劳,可以配合使用各种艾灸器具,如温灸盒、温灸架、随身灸等。

二.艾灸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怎么艾灸,是不是随便熏烤什么位置都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不是的,艾灸的原理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刺激某处的穴位,达到调整全身的目的,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样。那么我们在艾灸时,灸哪些位置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保健或治疗目的?在这里,有几个方法告诉大家:

1.依痛点来做为艾灸的位置。这一点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不懂经络如何艾灸?

2.我们可以到养生馆、或中医院,请专业人员给我们做按摩、针刺、艾灸、推拿等手法,她们做的位置就是我们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的位置。

3.查看一些艾灸书籍,了解一些附和我们身体状况的经络穴位。开始我们不清楚穴位的具 置,可以上网查看大概位置,再用手按摩,体会哪处较周围比较敏感,就在哪儿做艾灸。

4.我们了解一些常用的保健位置,比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渊、太溪、中脘、天枢、大椎等等,针对这些位置艾灸,可以增强体质,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大穴,我们都要记,这些穴位,也是先依按摩来确定有没有痛点、敏感点来重点做艾灸保健。

5.我们不需要了解很详细的穴位,我们记想大 置有什么功效即可,如下:

a.)用艾条来回熏肚脐以下的小腹处,一周2~3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这种方法:可以补肾,又可以调理下焦,女孩还可以治疗痛经等妇科病。

b.)腹部受凉、腹泻等,用几根艾条熏肚脐四周的位置,可以祛寒、治疗腹泻、便秘等调理中焦。 

6. 具体的艾灸,要想达到治病的目的,担心不知补泻而影响健康。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艾灸,详细说明你想在家做自我治疗保健,要求医生告诉你如何进行艾灸和具 置。

三.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艾灸经验自由掌握,时间长了就会运用自如。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更多注意事项,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2017-06-03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8: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反胃的治疗,可以通过艾灸穴位来缓解。建议在连续三天内分别进行以下穴位的艾灸:第一天:脾俞,中脘,足三里,神阙。在脾俞和足三里进行48-52℃,60分钟的双穴艾灸;中脘进行48-54℃,50-70分钟的单穴艾灸;神阙进行48-55℃,50-70分钟的单穴艾灸。第二天:期门,太冲,巨阙,神阙。在期门和太冲...

  • 胃痛、恶心可以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具体见于以下方面:1、神阙位于腹部中央,也被称之为肚脐,对这个部位进行艾灸不仅可以培元固本,同时还可以和胃理肠,因此对于胃部疼痛、恶心、呕吐具有调节作用。2、关元在肚脐之下三寸左右,这个穴位是小肠之气聚结的地方,对关元进行艾灸...

  • (3)蕲艾炷着肤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4)蕲春大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交替施行蕲春大灸法,日1次。(5)蕲春火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

  • 【症状】呕吐、腹胀、腹痛等。【疗法】取穴:胃俞、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 灸法: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2.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3.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或2次。【注意事项】对孩子的呕吐症状,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一...

  • 艾灸治疗脾胃病是有效的。具体来说:针对胃脘部疼痛: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若脾虚较重,可加用脾俞、胃俞以补益脾胃;腹胀明显可加用气海调理气机;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可选用中脘、足三里、内关;泛酸干呕明显可加用公孙;嗳气明显可加用膻中。针对腹泻:可选用艾灸天枢、足三里、神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