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如何调理?

治疗方针
1.首先明确脾虚病因,完善相关检查。 2.病因明确后给予健脾补气的药物进行治疗。 3.营养治疗上给予脾虚方面饮食治疗。 4.结合针灸和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治疗。
药物治疗
1.辨证论治: (1)脾气虚证:健脾益气。代表方:四君子汤。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兼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行气宽胸;脾虚气滞致嗳气食少、胀满溏泄者,以香砂六君汤益气健脾、理气宽中。 (2)脾阳虚证: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代表方:理中汤 。药物: 白术、人参、干姜、炙甘草。加减: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助阳祛寒;兼气滞饮停者,加枳实、茯苓理气化饮;若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进食可缓,喜温按者,用黄芪建中汤治疗。 (3)脾不统血证: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根据出血部位、时间、程度及寒热,偏寒者酌加艾叶炭或炮姜炭温经止血,偏热者酌加生地炭或棕榈炭凉血止血。 (4)中气下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兼腹痛者,酌加白芍柔肝止痛;兼气滞者,酌加枳壳理气消胀。 2.中成药治疗: (1)四君子丸: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香砂六君丸:用于脾虚气滞所致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参苓白术颗粒: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4)参苓健脾胃颗粒: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5)补中益气颗粒: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6)人参健脾丸: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噪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虚倦怠。 (7)补脾益肠丸: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腹胀疼痛、肠鸣泄泻、黏液血便;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8)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9)人参归脾丸:心脾气虚所致之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体倦食少,以及妇女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止。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1.脾虚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等。 2.脾阳虚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加关元、肾俞,并重用灸法。 3.脾虚气陷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加气海、关元、百会,并重用灸法。 4.脾不统血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隐白、血海、膈俞,重用灸法。2020-12-21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2020-12-21
2020-12-21
脾脏虚,湿气过重,教你煮1道汤饮,清热祛湿,健脾醒胃!
2020-12-21
告诉你造成脾虚的原因
2020-12-21
经常脾虚怎么办?
2020-12-21
今天呢,就给大家介绍3种食物,适当泡水喝,对脾胃健康有帮助。
2020-12-21
2020-12-21
多吃山药小米粥,或者用中药调理2020-12-30
调理脾胃的中医养生方

2021-11-0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5: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虚可以通过以下食疗方法进行调理:1. 常吃牛肉 富含蛋白质:牛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对改善人体脾胃功能有显著作用。 适用人群:适合脾虚症状的人群常食。2. 食用鸭肉 改善脾虚:鸭肉在饮食书籍中被记载能够改善脾虚症状。 建议:脾虚患者可适量增加鸭肉的摄入。3. 常吃甲鱼 滋阴补脾:甲...

  • 饮食调理:多吃糯米:糯米具有补脾的功效,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改善脾虚症状。多食大红枣:大红枣也是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以调理脾虚。做红薯小米粥:红薯和小米都具有补脾的作用,将它们煮成粥食用,有助于脾虚的调理。每隔几天吃山药:山药同样具有补脾的效果,定期食用山药有助于改善脾虚状况。调整情...

  • 脾虚湿盛可以通过调理饮食、生活方式及中草药调理来缓解症状。一、调理饮食 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改善脾虚状况。2. 避免生冷食物:脾虚湿盛的人应避免过多摄入生冷食物,如冷饮、冰激凌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3. 增加温性食物:适量增加如山药、红枣、扁豆...

  • 脾虚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整、中草药调理等方式进行调理。一、饮食调理 脾虚的人应该注重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温暖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适当食用山楂、山药、扁豆等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脾虚症状。二、生活调整 ...

  • 脾胃虚弱者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理: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脾虚类型服用不同的药物。对于脾胃气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者,附子理中丸有一定疗效;对于胃阴虚者,参梅养胃颗粒可缓解上火、口舌生疮等症状。2. 饮食调养:必须保持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食物温和易消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