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不同症状选用什么药方?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较高,乙、丙、丁三型易演变成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并有发生肝细胞癌的可能。
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黄疸”、“胁痛”、“郁证”、“症积聚”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脾湿内郁复感湿热疫邪所致。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嗜好饮酒,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加上外感湿热痰邪,蕴结脾胃,内外合邪,上而宣散不畅,下而利泄不及,湿热交阻,脾湿肝郁而发病。
【方一】茵陈散
【出处】《单验方选》
【组成】茵陈120克,鸡蛋2个,包谷面30克。
【功用】利胆消炎,健脾开胃。
【主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方解】茵陈清热利湿,利胆消炎,包谷面、鸡蛋健脾开胃。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茵陈有保肝、解热、降压、抗病毒的作用。
【用法】每次用15克茵陈面合鸡蛋、包谷面和蒸吃。
【方二】麻连汤
【出处】《黑龙江中医药》
【组成】净麻黄5克,连翘、杏仁各6克,赤小豆30克,桑皮、甘草各6克,茵陈15克,鲜生姜3片,红枣6枚。
【功用】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方解】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桑皮宣肺利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姜、枣、草益气健脾,共收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连汤具有保肝、解热、抗病毒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苦白汤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苦参12克,炒苍、白术各9克,白芍12克,木香9克,制香附9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山楂15克,佛手9克,泽兰9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功用】疏肝活血,健脾和胃。
【主治】慢性肝炎,证属肝滞血瘀,脾失键运型。
【方解】木香、香附、茵陈、佛手、山楂疏肝和胃,苦参、苍白术祛湿,当归、白芍、泽兰、生牡蛎、王不留行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收疏肝活血,健脾和胃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白汤具有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关幼波教授验方。
【方四】参苓汤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制大黄9克,地鳖虫6克,桃仁6克,龙胆草6克,山栀9克,玉米须30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炮山甲1.2克(另吞)。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
【方解】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山栀、龙胆草、玉米须祛湿,大黄、地鳖虫、桃仁、山甲、阿胶活血养血。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参苓汤具有保护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利尿,降低胆红素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姜春华教授验方。
【方五】柴芩汤
【出处】《江西中医药》
【组成】柴胡9克,黄芩12克,白芍9克,三棱9克,甘草9克,鳖甲15克,丹参18克,佛手9克,郁金9克,法半夏9克,太子参9克,生姜3片。
【功用】疏肝清热,益气活血。
【主治】慢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降者。
【方解】方中以柴胡、佛手、半夏、郁金行气疏肝,黄芩清热,三棱、莪术、丹参、白芍活血养血,太子参益气养阴,诸药合用,共收疏肝清热,益气活血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芩汤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步玉如名老中医验方。
【方六】玫川汤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玫瑰棉30克,川楝子12克,香附9克,白术12克,橘络6克,丹参12克,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3枚。
【功用】疏肝活血,健脾开胃。
【主治】慢性肝炎。
【方解】方中以玫瑰棉、川楝子、香附、丹参疏肝活血,白术、橘络、姜、枣健脾开胃,肝脾同治。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玫川汤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吕学泰名老中医验方。
【方七】沙冬汤
【出处】《新中医》
【组成】沙参、天冬、女贞子、熟枣仁各15克,石斛18克,玉竹24克,茉莉花9克,土鳖虫、九里虫各6克。
【功用】滋阴生津,活血通络。
【主治】慢性肝炎。
【方解】方中以沙参、天冬、女贞子、熟枣仁、石斛、玉竹滋阴生津,茉莉花、土鳖虫、九里虫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收滋阴通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冬汤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林吕生名老中医验方。
【方八】田基黄汤
【出处】《新中医》
【组成】田基黄24克,白背叶根15克,夏枯草9克,鸡骨草、土茵陈、板兰根、白芍、丹参、党参各12克,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活血。
【主治】无黄疸型肝炎。
【方解】方中以田基黄、白背叶根、夏枯草、鸡骨草、土茵陈、板兰根清热解毒,白芍、丹参、党参、甘草益气活血,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法与益气活血法并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田基黄汤有保肝、解热、抗病毒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此为沈炎南名老中医验方。
【方九】三草三根汤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5~30克,夏枯草12~15克,甘草6~12克,板兰根、山豆根各10~15克。
【功用】消炎解毒,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方解】本方以白花蛇舌草、板兰根、山豆根、夏枯草、甘草清热解毒,白草根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收消炎解毒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草三根汤有保肝、解热、消炎、抗病毒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2~3月为一疗程。
2020-01-0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6:01: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2.抗炎药物:对于非病毒性肝炎,如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使用抗炎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肝脏损伤。常见的抗炎药物有 、硫唑嘌呤...

  • 一、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和丙肝,抗病毒药物是关键。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损害。二、抗炎药物 对于肝炎引起的肝脏炎症损害,需要使用抗炎药物来保护肝脏。常见的抗炎药物有甘草酸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它们能够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并且还能...

  • 肝炎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保护肝脏功能的药物等。但具体的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严禁自行决定用药。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肝炎的重要药物。对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缓肝脏损害。

  • 通常所说的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平常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要根据年龄,转氨酶水平,肝癌家族史,乙肝病毒DNA载量等方面来决定。如果乙肝病毒DNA高,转氨酶升高,年纪大于30岁,有肝癌家族史,通常建议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如果没有这些情况,通常可密切观察,...

  • 选择肝炎用药,最好是要针对病因用药,看肝炎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比如说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性乙肝,这主要可以用核苷类似物口服或干扰素皮下注射。如果是病毒性肝炎丙型,可以考虑口服小分子。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比如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以口服优思弗以及抗炎类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像脂肪肝...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