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

  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学说 ,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考试大网站收集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3-01-2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7:18: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的主体,奇恒之腑则有着独特的生理特点与功能。象是藏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分为内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和与五脏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类比所...

  •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可见,“藏象”一词本身具有由外在信息(象)推知内在情况(藏)的方 的含义,也即中医的司外揣内的方法。医家们在长达数千年的医学实践中对藏象的认识不断深化,现在的许多教材中指出,藏象并不是脏器本身,而是指体内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2 中医藏象...

  • 医疗经验的积累,更是藏象学说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例如,补肾药物能促进骨折愈合,由此形成了“肾主骨”的理论。这些经验积累,不仅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也使其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藏象学说的形成与丰富,离不开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深刻观...

  • 1980年,雷顺群在辽宁中医杂志上发表了《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一)》的开创性研究,随后在1983年继续深化探讨,提出了系统的藏象学说。1994年,肖烈钢在陕西中医杂志上发表论文,详尽阐述了藏象学说中五脏系统的特性,指出其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自主性,与现代系统论理念相契合,但独具特色。藏象理论在90...

  • 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通过外在的征象反映出来。藏象的重要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藏象是中医学中用来描述人体内脏器官及其生理病理现象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是研究人体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重要学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