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补气中药材都有哪些

  气亏,会让人出现注意力下降、气虚等症。  常用的补气中药材有:  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以上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对于补气来说很有效果的。气虚人群经常会出现胸闷、体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及时补气非常重要。在中医里,还有很多食疗方法,都可以起到补气的效果。2013-10-11

2020-12-10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味甘、性温,具而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肌肤及内脏受损后而引起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内脏下垂、浮肿、尿少出虚汗、崩漏、带下,以及痈疽和久治不愈的溃疡、褥疮等症。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便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
黄芪标准提取物:黄芪甲甙5%2019-08-2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2:47: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医气生命活动原动力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常用补气药材有:人参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

  • 我来回答 补气中成药 四君子丸:具有补气健脾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少纳呆,便溏,脉细无力等症。 香砂六君丸:具有健脾和胃作用。适用于溃疡病,慢性泄泻,脾胃功能减退等症。 参杞冲剂:具有补气益血,健脾胃,养肝肾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肝肾阴虚,...

  • 人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