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难的是
1.内证观察
2.古代天文学(涵盖四柱八字,易经和奇门遁甲)
3.时空制导治病(五运六气)
4.配药选方(也属于内观的一部分)
5.解剖学(中医的解剖是和命理相联系的有相学的部分)
首先我的观点是中医不是经验学科,理论框架都是古代的神医积累下来的,在西汉形成黄帝内经集大成,不是老百姓的经验,民间经验仅仅是对于用药,针灸等疗法方面有经验。
中医药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为辨证总纲,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简单八字,是中医药人值得终生参悟的中医真谛。理解并实践八纲前四个字为下工,理解并实践前六个字为中工,理解并实践八个字为上工。掌握并实践治愈这八字的疾病,可以说就可以治愈“百病”。问中医药人一个问题“阴阳表里寒热”六字,每个字都可以分阴阳。那么“虚实”两字,怎么分阴阳?百分之九十的中医药人的答案是错误的。一讲“实”,就联系到“实热”,就认为“实”属于阳,这就是典型的中医药西化。其实,“实热”两字包含“阴阳”两种属性,类似于“表里”(阴阳)两字,单就热看,热是一种性质为“阳”,实则是一种方向(有往里发展的趋势)为“阴”。虚,虚空,有气化为空的趋势,为阳。实,果实,吸收天地之精华为实,(形成“器物”)为有形之物,为阴。实与虚相对。所有疾病不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已。1,阴阳为总结一切的本质,万物皆阴阳。2,表里指方位方向。3,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起源靠宇宙冷热(寒热)变换。4,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暗指疾病是个无底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敬畏生命,疾病。亦印证万物皆空,乃回归本真之意。让人们顺应自然。5,中医药言理法方药,必先明理法,后言方药。做个比喻:把理法比作是数学公式的话,那么方药不过是数字的变化。如正方形周长=边长X4,公式是不变的(就是理法),而边长是变化的(就是方药)6,现在的中医药探讨研究的处方,有本末倒置的情况,重点研究的是药的有效成份,药起的作用,药对病的作用,疾病的本质,根源却作为次要研究方向(受西医的影响,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基本不知晓)。而古中医药讲究的是抓住疾病的“根”(本质),不管疾病随环境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标证”,但仍然能准确辨证其根源。7,能够以准确辨证为前提,然后做到“胜手拈来”即可“药到病除”,才是中医药的本真。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药无定药,关键是“辨证准确”。8,中医药既是文科又是理科,准确的说是“文理结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为文科,只因中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中医药需理科思维,只因中医药对疾病的分析,需抽丝剥茧,层层分析,逐步推理辨证,然后用“公式化”般的处方治愈疾病。这一气呵成式的过程,各个环节都有理性思维的作用。9,作为一名中医药,以上仅供参考,闲暇之余,聊以自乐。
中医最难的是其核心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如何让大众理解。
现在学生从小都要接受自然知识的初浅教育,初中要学数理化。化学里的元素周期律讲的是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阴阳五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金、木、
水、火、土相互作用演变而成的。
要人相信阴阳五行的正确性,必须舍弃化学、生物等学科,两者确实是水火关系,只有一个选项。要使人接受阴阳五行的最佳办法是从娃娃抓起,不学理化生,只学阴阳五行。时代允许吗!大众同意吗!国家批准吗!
中医第二难是诊断疾病的方法被不懂医学的人怀疑。摸脉咋那么神奇呢,啥子病一摸就晓得了,这方法太好了。西医咋那么复杂呢,又是抽血化验,又是B超CT。
中医第三难是药物的疗效是否可靠。一种西药上市要经过多重关卡才能放行,药理作用、治疗范围、药物剂量、药副反应都标的一清二楚。中药是否经过西医那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般人就不清楚了!
都是理论派,其实实践过程是最难的。将书上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的时候,你会发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根本就不像书上说的那么明显,怎么在这些临床纷繁复杂的症状当中找到病人的主因,八纲辩证,六经辩证,三焦辩证用哪一个?外感还是内伤,或者是既往内伤又合并外感,或者脾肾阳虚又合并肝胆湿热?怎么判断分析?用药遣方怎么样?药物的冷热,补泻……孙思邈曾说过: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没有几年的反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及病人反馈,是不可能出师的。这个过程是最难的,很多人一辈子也看不了复杂的疾病,只能看很简单的疾病。还有些保守派盲目崇拜日本的做法,只用原方,不改变一个字,不知道张仲景看了会不会气死。
中医最难的是脉学辩证施治。濒湖脉学二十七脉象加上奇经八脉加上十二经脉学,然后是辩证,四象八网,阴阳虚实寒热及温病种种。而施治中以金元四大家为典型,有朱丹溪滋阴派:李东垣壮阳派等等。此外有中医外科,骨科,妇科,少儿科种种很是复杂,中医之博大精深一言难尽。只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医己式微,仅仅脉学一门己无可继承了,古代学生随师摸脉,当诊教学,如今医生仅可摸出十种脉象算是大医了。古代医生循经脉用药,如今医生会背全汤头歌算是不错了。可以说中医之难,已是难在继承了,借一句俗语道不看广告,只看疗效。估计一下,西医看病十之七八立竿见影,而中医看病百之七八有效果,相差十倍:。其难之大,不止仅仅医学本身,治疗効果造成的 社会 消极反馈更是一大难了。
1、中医与周易五行文化一样,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屹立数千年了,谁撼动过?这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检验真理的实践”,需要谁来正名?
2.屠呦呦活动的成就,的确是依靠了西医的手段、工具和技巧,但其核心本质呢?早在一百多年前,冯桂芬和张之洞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就确立了中国文化包括中医为根本,而要用西方文化以及西医,来作为具体使用的工具和手段,这二者并不矛盾。
3.为何总是有无数杞人忧天者,那么喜欢将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甚至强迫分割呢?就算有对立,但他们在本质上终归是统一的,是同一事物的对立统一面,互为表里,互为阴阳。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二者的根本目的,不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同时最大化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功能吗?
4.笔者认为,中医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人诟病,就是因为一直以来缺乏现代医学的方 和对工具的研究发明和应用;按道理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等核心应用,中国早在华佗时代就已经奠基并掌握了,却因为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发扬光大并方面解决诸多的工具问题,以致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现代西医。但中医在人体与自然宇宙的协调统一等核心理论和宏观本质规律上的高度和认知,是远远超过西医的,因此,中医可以为体,为核心理论,为这对矛盾统一的“里”和“阴”面,而西医更注重表面体征和工具的研究创新,当为这对统一矛盾体的“外面”和“用面”。 于此相对应的,西医为什么一直有那么多的不完美,是因为西医过于注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于片面孤立地研究某个独立的问题,而缺乏系统关联性和相互转换与影响的综合应用。比如,现代西方 科技 包括西医的研究根基,首先就是要假设某个目标处于某种绝对的、理想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状态环境中,这个研究才能进行下去。这本身没错,但这只能孤立地解决某一个单一的问题。如果要想将关于某个事物的问题彻底弄清楚,那需要把相关的所以干扰因素通通研究透彻,才能最终让问题得以完美地解决。所以,西医需要不断创新发明出无数的工具去解决无数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如果西医的现代工具发展方法和研究基础能够从根基上融合中医的原理和核心价值观,那么它也会提前数千年解决人类进化的DNA终极优化问题。[微笑][微笑]所以,我们应该综合地、辩证地看待中医和西医的问题:二者应该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整体,中医的根本出发点是由内而外地解决人体与自然界的机体和谐问题,而西医则是由外而内地破解大自然如何影响和侵蚀人体的机能。由内而外,需要首先“治根”,需要首先分析整个系统的问题,自然复杂无数倍、缓慢很多,包括它的传承和高手的培育,但一旦顺藤摸瓜发现问题的根本,无论治根还是治表,都是神乎其技。而西医首先在于“治表”,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自然相对简单和快捷。如果它也能够由表及里,“倒逼”问题的核心和根源,一样也能最终“治根”。因此,这二者应该高度统一去对待,双管齐下才是根本的真理。
中医最难的就是没有办法现代化。
作为一个医学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诊断。
作为医生,没有准确的诊断,就不是合格的医生。
因此,诊断技术就是这个医学体系的生命线。
中医要现代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西医创造的诊断仪器或设备直接拿过来。
这些仪器设备本来就是按照西医的理论设计的,显示的项目和数据都是西医的,连分析病情也是西医的,中医医生就必须具有西医理论基础。
西医分工具体,医生不是直接操作设备,而是有专门的西医操作人员操作设备。
也就是说:中医要现代化,还需要西医的设备操作人员协助。
这样一来,中医的四诊八纲就没有用了,中医就没有中医的特点了,还能称为中医吗?
中医如果想自己创造设备,但是阴阳五行学只能解释中医,和数理化不能交流,也就没有办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设备。
比如经络,那些奇谈怪论的理论,数理化没有办法解释,也就没有办法设计设备。
中医的虚火,数理化不能解释,也就没有办法创造检测虚火的设备。
所以,中医多一份现代化,就少一份中医特色。
中医彻底现代化,就不是中医了。
所有形成文字的东西都不是难的。中医最难的是前人也说不清楚的东西,一个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最不容易做好的就是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决定医生对病人疾病及各方面的认知。感觉能力是每一个高明的中医都注重培养的功夫。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同序的境界。望,闻,问,切,四诊八纲。完全凭的是一个高明中医的感觉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一切效果,是非常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神通,不可语达。口笔难以尽述。这种能力长时间实践中所产生的经验,就是中医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很难传承的。父传子,有他的天性所使,较容易传承下来。师徒相传其效果又难了一层。故这种相传几乎要穷毕生的时日,才能得其真传。只靠学院的教学,也只能会意一些中医肤浅的理论和常识。离一个合格的中医相去太远了。只有理论知识,不能得其神髓。神,是最难得的。
生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也不例外。现在的中医本末倒置,西医更是变本加厉。
唯物辨证法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现在医学依赖的药物、器材、资源等等都是外部因素。
随着无线技术越来越发达,手机无线上网,遥控飞机,遥控宇宙飞船等等已经广为人知。
《黄帝内经》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其实天地无线和人体无线早已存在了。在几千年前是人的大脑发出信息指令,现在是电脑发出信息指令罢了。
中医难的其实是找回自信。
这个问题问的好,中医里边比较难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理论、体质理论、经络理论、舌脉理论等,其中最抽象的就是阴阳五行和脏腑理论,很多学中医的无法理解,更别说应用在临床中了。
其实,每个人对中医的认识不同,最难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的感悟不同,对中医的认识存在差别,这个问题答案千变万化。疾病千变万化,打好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学习,相信您的中医水平会不断提升。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中医里最难的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学习中医不一定能学好,学好中医也不一定能用好,能把中医应用到临床中去,去服务大众的 健康 ,这是最好的。2022-06-19
1.内证观察
2.古代天文学(涵盖四柱八字,易经和奇门遁甲)
3.时空制导治病(五运六气)
4.配药选方(也属于内观的一部分)
5.解剖学(中医的解剖是和命理相联系的有相学的部分)
首先我的观点是中医不是经验学科,理论框架都是古代的神医积累下来的,在西汉形成黄帝内经集大成,不是老百姓的经验,民间经验仅仅是对于用药,针灸等疗法方面有经验。
中医药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为辨证总纲,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简单八字,是中医药人值得终生参悟的中医真谛。理解并实践八纲前四个字为下工,理解并实践前六个字为中工,理解并实践八个字为上工。掌握并实践治愈这八字的疾病,可以说就可以治愈“百病”。问中医药人一个问题“阴阳表里寒热”六字,每个字都可以分阴阳。那么“虚实”两字,怎么分阴阳?百分之九十的中医药人的答案是错误的。一讲“实”,就联系到“实热”,就认为“实”属于阳,这就是典型的中医药西化。其实,“实热”两字包含“阴阳”两种属性,类似于“表里”(阴阳)两字,单就热看,热是一种性质为“阳”,实则是一种方向(有往里发展的趋势)为“阴”。虚,虚空,有气化为空的趋势,为阳。实,果实,吸收天地之精华为实,(形成“器物”)为有形之物,为阴。实与虚相对。所有疾病不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已。1,阴阳为总结一切的本质,万物皆阴阳。2,表里指方位方向。3,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起源靠宇宙冷热(寒热)变换。4,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暗指疾病是个无底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敬畏生命,疾病。亦印证万物皆空,乃回归本真之意。让人们顺应自然。5,中医药言理法方药,必先明理法,后言方药。做个比喻:把理法比作是数学公式的话,那么方药不过是数字的变化。如正方形周长=边长X4,公式是不变的(就是理法),而边长是变化的(就是方药)6,现在的中医药探讨研究的处方,有本末倒置的情况,重点研究的是药的有效成份,药起的作用,药对病的作用,疾病的本质,根源却作为次要研究方向(受西医的影响,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基本不知晓)。而古中医药讲究的是抓住疾病的“根”(本质),不管疾病随环境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标证”,但仍然能准确辨证其根源。7,能够以准确辨证为前提,然后做到“胜手拈来”即可“药到病除”,才是中医药的本真。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药无定药,关键是“辨证准确”。8,中医药既是文科又是理科,准确的说是“文理结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为文科,只因中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中医药需理科思维,只因中医药对疾病的分析,需抽丝剥茧,层层分析,逐步推理辨证,然后用“公式化”般的处方治愈疾病。这一气呵成式的过程,各个环节都有理性思维的作用。9,作为一名中医药,以上仅供参考,闲暇之余,聊以自乐。
中医最难的是其核心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如何让大众理解。
现在学生从小都要接受自然知识的初浅教育,初中要学数理化。化学里的元素周期律讲的是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阴阳五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金、木、
水、火、土相互作用演变而成的。
要人相信阴阳五行的正确性,必须舍弃化学、生物等学科,两者确实是水火关系,只有一个选项。要使人接受阴阳五行的最佳办法是从娃娃抓起,不学理化生,只学阴阳五行。时代允许吗!大众同意吗!国家批准吗!
中医第二难是诊断疾病的方法被不懂医学的人怀疑。摸脉咋那么神奇呢,啥子病一摸就晓得了,这方法太好了。西医咋那么复杂呢,又是抽血化验,又是B超CT。
中医第三难是药物的疗效是否可靠。一种西药上市要经过多重关卡才能放行,药理作用、治疗范围、药物剂量、药副反应都标的一清二楚。中药是否经过西医那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般人就不清楚了!
都是理论派,其实实践过程是最难的。将书上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的时候,你会发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根本就不像书上说的那么明显,怎么在这些临床纷繁复杂的症状当中找到病人的主因,八纲辩证,六经辩证,三焦辩证用哪一个?外感还是内伤,或者是既往内伤又合并外感,或者脾肾阳虚又合并肝胆湿热?怎么判断分析?用药遣方怎么样?药物的冷热,补泻……孙思邈曾说过: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没有几年的反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及病人反馈,是不可能出师的。这个过程是最难的,很多人一辈子也看不了复杂的疾病,只能看很简单的疾病。还有些保守派盲目崇拜日本的做法,只用原方,不改变一个字,不知道张仲景看了会不会气死。
中医最难的是脉学辩证施治。濒湖脉学二十七脉象加上奇经八脉加上十二经脉学,然后是辩证,四象八网,阴阳虚实寒热及温病种种。而施治中以金元四大家为典型,有朱丹溪滋阴派:李东垣壮阳派等等。此外有中医外科,骨科,妇科,少儿科种种很是复杂,中医之博大精深一言难尽。只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医己式微,仅仅脉学一门己无可继承了,古代学生随师摸脉,当诊教学,如今医生仅可摸出十种脉象算是大医了。古代医生循经脉用药,如今医生会背全汤头歌算是不错了。可以说中医之难,已是难在继承了,借一句俗语道不看广告,只看疗效。估计一下,西医看病十之七八立竿见影,而中医看病百之七八有效果,相差十倍:。其难之大,不止仅仅医学本身,治疗効果造成的 社会 消极反馈更是一大难了。
1、中医与周易五行文化一样,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屹立数千年了,谁撼动过?这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检验真理的实践”,需要谁来正名?
2.屠呦呦活动的成就,的确是依靠了西医的手段、工具和技巧,但其核心本质呢?早在一百多年前,冯桂芬和张之洞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就确立了中国文化包括中医为根本,而要用西方文化以及西医,来作为具体使用的工具和手段,这二者并不矛盾。
3.为何总是有无数杞人忧天者,那么喜欢将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甚至强迫分割呢?就算有对立,但他们在本质上终归是统一的,是同一事物的对立统一面,互为表里,互为阴阳。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二者的根本目的,不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同时最大化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功能吗?
4.笔者认为,中医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人诟病,就是因为一直以来缺乏现代医学的方 和对工具的研究发明和应用;按道理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等核心应用,中国早在华佗时代就已经奠基并掌握了,却因为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发扬光大并方面解决诸多的工具问题,以致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现代西医。但中医在人体与自然宇宙的协调统一等核心理论和宏观本质规律上的高度和认知,是远远超过西医的,因此,中医可以为体,为核心理论,为这对矛盾统一的“里”和“阴”面,而西医更注重表面体征和工具的研究创新,当为这对统一矛盾体的“外面”和“用面”。 于此相对应的,西医为什么一直有那么多的不完美,是因为西医过于注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于片面孤立地研究某个独立的问题,而缺乏系统关联性和相互转换与影响的综合应用。比如,现代西方 科技 包括西医的研究根基,首先就是要假设某个目标处于某种绝对的、理想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状态环境中,这个研究才能进行下去。这本身没错,但这只能孤立地解决某一个单一的问题。如果要想将关于某个事物的问题彻底弄清楚,那需要把相关的所以干扰因素通通研究透彻,才能最终让问题得以完美地解决。所以,西医需要不断创新发明出无数的工具去解决无数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如果西医的现代工具发展方法和研究基础能够从根基上融合中医的原理和核心价值观,那么它也会提前数千年解决人类进化的DNA终极优化问题。[微笑][微笑]所以,我们应该综合地、辩证地看待中医和西医的问题:二者应该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整体,中医的根本出发点是由内而外地解决人体与自然界的机体和谐问题,而西医则是由外而内地破解大自然如何影响和侵蚀人体的机能。由内而外,需要首先“治根”,需要首先分析整个系统的问题,自然复杂无数倍、缓慢很多,包括它的传承和高手的培育,但一旦顺藤摸瓜发现问题的根本,无论治根还是治表,都是神乎其技。而西医首先在于“治表”,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自然相对简单和快捷。如果它也能够由表及里,“倒逼”问题的核心和根源,一样也能最终“治根”。因此,这二者应该高度统一去对待,双管齐下才是根本的真理。
中医最难的就是没有办法现代化。
作为一个医学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诊断。
作为医生,没有准确的诊断,就不是合格的医生。
因此,诊断技术就是这个医学体系的生命线。
中医要现代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西医创造的诊断仪器或设备直接拿过来。
这些仪器设备本来就是按照西医的理论设计的,显示的项目和数据都是西医的,连分析病情也是西医的,中医医生就必须具有西医理论基础。
西医分工具体,医生不是直接操作设备,而是有专门的西医操作人员操作设备。
也就是说:中医要现代化,还需要西医的设备操作人员协助。
这样一来,中医的四诊八纲就没有用了,中医就没有中医的特点了,还能称为中医吗?
中医如果想自己创造设备,但是阴阳五行学只能解释中医,和数理化不能交流,也就没有办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设备。
比如经络,那些奇谈怪论的理论,数理化没有办法解释,也就没有办法设计设备。
中医的虚火,数理化不能解释,也就没有办法创造检测虚火的设备。
所以,中医多一份现代化,就少一份中医特色。
中医彻底现代化,就不是中医了。
所有形成文字的东西都不是难的。中医最难的是前人也说不清楚的东西,一个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最不容易做好的就是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决定医生对病人疾病及各方面的认知。感觉能力是每一个高明的中医都注重培养的功夫。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同序的境界。望,闻,问,切,四诊八纲。完全凭的是一个高明中医的感觉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一切效果,是非常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神通,不可语达。口笔难以尽述。这种能力长时间实践中所产生的经验,就是中医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很难传承的。父传子,有他的天性所使,较容易传承下来。师徒相传其效果又难了一层。故这种相传几乎要穷毕生的时日,才能得其真传。只靠学院的教学,也只能会意一些中医肤浅的理论和常识。离一个合格的中医相去太远了。只有理论知识,不能得其神髓。神,是最难得的。
生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也不例外。现在的中医本末倒置,西医更是变本加厉。
唯物辨证法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现在医学依赖的药物、器材、资源等等都是外部因素。
随着无线技术越来越发达,手机无线上网,遥控飞机,遥控宇宙飞船等等已经广为人知。
《黄帝内经》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其实天地无线和人体无线早已存在了。在几千年前是人的大脑发出信息指令,现在是电脑发出信息指令罢了。
中医难的其实是找回自信。
这个问题问的好,中医里边比较难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理论、体质理论、经络理论、舌脉理论等,其中最抽象的就是阴阳五行和脏腑理论,很多学中医的无法理解,更别说应用在临床中了。
其实,每个人对中医的认识不同,最难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的感悟不同,对中医的认识存在差别,这个问题答案千变万化。疾病千变万化,打好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学习,相信您的中医水平会不断提升。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中医里最难的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学习中医不一定能学好,学好中医也不一定能用好,能把中医应用到临床中去,去服务大众的 健康 ,这是最好的。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