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猪苓加黄连牡丹汤 治疗湿温等疾病

是温病的一种,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湿邪是中医6大致病因素之一。
湿邪的特点,是重浊而凝滞,易损阳气,容易迁延不愈。
邪在夏天的时候,就是长夏的时候,比较多。
长夏的时候,气候湿润,容易引起湿邪的发生。
要是久居湿地,也容易发生湿邪,引起邪的疾病。
湿邪有外感和内伤之分。
外感就是外部感受到的湿邪,内伤就是人体内部脏腑概念失调引起的湿邪。
湿邪可以引起身体很多的疾病,比如出现胸闷、大便不爽、里急后重以及小便短涩等症状。
湿邪一般的病程比较长,患病的时间比较长。
湿邪引起的疾病,迁延难愈。
在人体容易形成病灶,要是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复发。
热邪有2种。一种是内热,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
另一种是外热,就是热证,是热邪侵犯人体产生,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导致的。
湿邪和热邪,和起来就是湿热之邪,就是湿温。
湿热之邪,就是湿温,就是既有湿邪的特点,也有热邪的特点 。
患者容易 出现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大便多,大便疼痛,舌红苔黄干,脉数。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
这是张仲景对湿温的描述。
病温, 就是患者的疾病,是温病。温病是没有寒的疾病,是但热无寒。是热重于寒的疾病。
素有湿, 患者患有湿邪引起的疾病。
就是患者有慢性疾病,这个疾病是湿邪引起的。
要是湿邪流注于关节,就是关节疼痛,这样的症状。
这样的患者,因为有湿邪的存在,就容易发生因为湿热之邪引起的疾病,就是湿温的发生。
发热 ,是热邪引起的症状。
唇焦 ,是热邪对人体的津液造成损伤,引起唇焦症状。
就是嘴唇和舌头,都是一个焦的状态,比干还要严重的情况。
下利,腹中热痛 。湿热邪容易引起脾土的症状。
湿热邪引起脾土的正常功能,就会出现下利。
湿热之邪引起患者的腹痛,也是热痛的症状。热痛,是湿热之邪引起的。
脉大而数, 大为热邪。热邪鼓动人体的血脉,就会出现脉大。
数,是因为热邪引起的。脉象是热的脉象。
这是湿温,就是湿热之邪引起的疾病的症状。
针对这些症状,医圣张仲景制定了一个方剂,来治疗这些症状。就是猪苓加黄连牡丹汤。
要是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要使用猪苓加黄连牡丹汤,进行治疗。
患者表现为:湿热体质,就是由湿热邪引起的旧疾。
发热,唇和舌发焦,大便多,腹中热痛,患者的脉大而数。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组成 :猪苓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 黄连 牡丹
猪苓 具有利尿渗湿的作用。
茯苓 ,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的作用。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泽泻 ,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作用。
滑石 ,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的作用。
黄连,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牡丹 ,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这些药物一起应用,在清热利湿的特色,不忘对津液有一个补益的作用。
使患者的湿热之邪得到清理的同时,不会对人体的正常功能正常损伤。
从而使患者的症状消失,人体津液就会恢复,就会恢复 健康 。
现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关节炎、黄疸、湿疹、红斑病、荨麻疹、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痢疾、急性肠炎、急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12种疾 病,
中医辨证为湿热之邪引起的疾病。
治疗疾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2-08-12
mcxzy 阅读 9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08: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9】 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温病篇》里有一条说如果这个人是受湿发热,真正治湿瘟的是猪苓汤加黄连牡丹皮,肚子痛,用猪苓汤是对的。治湿瘟不一定要用白虎汤。比如说这个人汗孔开了游个泳,身上已经进了很多水邪,然后又被太阳晒一晒,...

  • 1. 治疗长期疲倦和瘦弱:使用《伤寒杂病论》中的四逆加人参汤,成分包括炙甘草、干姜、附子、人参。2. 肺癌治疗:配方中包含百合、麦冬、杏仁、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茯苓、阿胶(烊化)、干姜、地黄、黄芩、炮附子、灶心土或赤石脂。3. 肝硬化腹水处方:海藻、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一)猪苓汤是一个用途非常广的方子,从肾到膀胱这个西医说的泌尿系统都在猪苓汤证的范围里面,是太阳区块。(二)猪苓汤的主证:脉浮,发烧,小便不利(痛、红、黄、带血),很想喝水,能够喝很多水,有燥热的烦,五心发热(手心脚心...

  • 猪苓汤的标准配方为: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9克。猪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则诸症自除。此方剂的功效主要是利水渗湿、养阴清热。它主要用于治疗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

  • 特别适用于有水湿内停、肾阳不足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肾虚水肿等情况。2.五苓散: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的方剂。主要是由茯苓、泽泻、猪苓、肉桂,还有炒白术这五味中草药制成的中药成药。它主要具有温阳化气,还有利湿行水的功效。所以,中医上由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