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地黄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之八味地黄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4.6 用药禁忌 5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之八味地黄丸 5.1 八味地黄丸的别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5.5 功能主治 5.6 方解 5.7 实验研究 6 《辩证录》卷二方之八味地黄丸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7 《杏苑》卷四方之八味地黄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8 《嵩崖尊生》卷六方之八味地黄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9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方之八味地黄丸 9.1 八味地黄丸的别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功能主治 9.5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0 《广嗣纪要》卷十五方之八味地黄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味地黄丸 * 八味地黄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bā wèi dì huáng wán
2 英文参考 Rehmanniae Bolus of Eight Ingredients
3 概述 八味地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4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之八味地黄丸 4.1 处方 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
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熟地黄各八钱,泽泻、五味子各五钱,炙黄芪一两[1]。

4.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1]。
4.3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1],血块不落。
4.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晚服[1]。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4.5 注意 宜谨避风寒,勿用利水药。
4.6 用药禁忌 宜谨避风寒,勿用利水药。
5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之八味地黄丸 八味地黄丸记载于《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即《金匮要略》方之肾气丸。
5.1 八味地黄丸的别名 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2]
5.2 处方 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2]。
5.3 制法 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2]
5.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至二十五丸,酒送下,日二次[2]。
5.5 功能主治 功能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而致的腰酸腿软,胖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近代也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以及性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不足者[2]。
5.6 方解 方中熟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为阴中求阳之法;牡丹皮配桂枝可调血分之滞,有利于通阳;茯苓、泽泻渗利阳虚所生之湿,使湿去则阳生,且可防滋腻药敛邪。诸药合用,共有温补肾阳之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本方,将桂枝改作肉桂,将干地黄改作熟地黄[2]。
5.7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抗衰老、免疫增强、抑制骨吸收亢进作用,同时能改善实验动物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代谢[2]。
6 《辩证录》卷二方之八味地黄丸 6.1 处方 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川芎30克,肉桂3克。
6.2 功能主治 补肾水,降虚火。主阴虚火旺。
6.3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 《杏苑》卷四方之八味地黄丸 7.1 处方 熟地黄(怀庆者,酒浸烂,研如泥)8钱,牡丹皮2钱,白茯苓2钱,泽泻2钱,山茱萸4钱,山药4钱,黑附子(炮)2钱,厚朴2钱。
7.2 制法 依法修合,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肾气虚衰,不能摄养,使邪水溢上,多吐痰涎。
7.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滚汤送下。
8 《嵩崖尊生》卷六方之八味地黄丸 8.1 处方 丹皮3两,茯苓3两,泽泻3两,山萸4两,山药4两,熟地黄8两,川附2两,桂心2两,全蝎(炒黄色)3钱。
8.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8.3 功能主治 肾虚耳聋。
8.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3服效。
相火盛,去桂、附,加知母、黄柏各2两,远志、菖蒲各2两。
9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方之八味地黄丸 9.1 八味地黄丸的别名 加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冬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丹、麦味地黄丸、麦味丸
9.2 处方 熟地黄(酒蒸)8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净肉)8钱,丹皮2钱,泽泻2钱,白茯神(去皮木)4钱,山药(蒸)4钱,五味(去梗)5钱,麦冬(去心)5钱。
9.3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9.4 功能主治 滋补。主产后虚羸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9.5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加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冬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上)、八仙长寿丹(《医钞类编》卷十三)、麦味地黄丸(《汤头歌诀白话解》)、麦味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本方改为汤剂,名“冬味地黄汤”(见《胎产心法》),又名“麦味地黄汤”(见《医宗金鉴》)。
10 《广嗣纪要》卷十五方之八味地黄丸 10.1 处方 干山药(去黑皮)5钱,山茱萸(酒拌润,蒸软去核,取肉焙干)5钱,熟地(酒洗,焙干)5钱,鹿茸(蜜涂炙,酒浸炙亦可)4钱,川牛膝(酒洗,焙)4钱,牡丹皮(去心,净洗)3钱,白茯苓(去皮)3钱,泽泻2钱。
10.2 制法 上药锉,焙,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
10.3 功能主治 小儿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体瘦语迟,行步多艰,齿生缓。
10.4 八味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022-10-15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01: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功能主治】:滋补功效,适用于产后虚弱、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状。【方剂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细末,然后用炼蜜制成丸剂。【方剂别名】:加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冬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丹、麦味地黄丸、麦味丸。【方剂名称】:八味地黄丸,《辩证录》卷二记载 【组成配方】:熟...

  • 八味地黄丸是在原有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进行的创新,通过添加不同药材,形成了多种变体,如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它的主要功能是扩展了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肾作用。加入肉桂和附子后,不仅增强了滋阴补肾的特性,还增加了温补肾阳的功效,体现了“阳中补阴”的理念。而加入枸杞和菊花后,...

  • 八味地黄丸是融合了多种丸剂,如地黄丸和八仙长寿丸,对治疗阳痿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勃起功能障碍或性生活不和谐的男性来说,适量服用八味地黄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种药物被用于治疗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症状包括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在现代医学看来,肾阳虚意味着中枢神经和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低下。

  • 八味地黄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八种中药材。这种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与肾虚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等。八味地黄丸的功效主要包括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对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肾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关于八味地黄丸的具体解释如下:1. 药物成分:八味地黄...

  • 八味地黄丸针对命门火衰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如脾胃虚寒、食欲不振、大便不实、脐腹疼痛,以及可能伴随的肾脏问题,如频尿或阴阳失衡等。此方以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牡丹皮、白茯苓、泽泻、肉桂和熟附子为主要成分,通过精细炮制,制成蜜丸,每次服用三钱,需空腹以淡盐汤送下,但需注意避免与萝卜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