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方里的一两是多少克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是十六黍等于一豆,六豆等于一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十六两等于一斤。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注意:汉代医学上用的两和汉代常用两重量不同,汉承秦制,医学上用的两一直延续用秦朝因此汉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中的两为秦两相当于3克。
2023-01-08
mcxzy 阅读 211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2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仲景里的药方一两约等于现在的30克。详细解释如下:在古代中国,药物的计量单位与现代存在差别,“两”是其中一个古老的计量单位。张仲景所在的东汉时期,一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克重标准,换算关系为一两等于大约三十克。这一计量标准是基于历史背景及古代的度量衡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度量衡...

  • 其次,由于一钱约等于3克,因此一两(30克)就等于30克。最后,如果要计算一两二钱的重量,可以将一两的30克加上二钱的6克,合计为36克。

  • 现代中药学中,一两等于50克。然而,传统中药计量单位一斤包含16两,每一两又分为10钱,而一钱相当于3.125克。据此计算,一两相当于31.25克。中药材的交易通常使用市制单位,即十分之一钱为一分,十分之一两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1979年,国务院规定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统一采用...

  •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31.25克。这种换算基于古代一斤等于16两,而一斤又等于500克,因此一两等于31.25克。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提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这表明一两等于24铢,而十六两等于一斤。自汉代以来,直至民国时期,中国的“斤”一贯...

  • 关于千金方中的一两是多少克,不同资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方剂学》大学教材指出,唐代一两相当于1.0075市两,即31.484克。然而,也有一些资料记载唐代一两为30克。另外,据《本草纲目》记载,一两为31.1035克。因此,唐代一两的具体数值存在争议。据考证,唐代的度量衡制度并不统一,各地存在差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