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妇科月经病月经先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 【方名】芩术四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三)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方名】安经汤。 【组成】当归身4.5克,川芎1. 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出处】《医学正传》卷七。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五) 【辨证】瘀血内阻,血瘀偏寒。 【治法】温经逐瘀。 【方名】加味牛膝逐瘀汤。 【组成】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六)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凉血清热。 【方名】生四物汤。 【组成】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门八法》卷四
提醒您:月经先期中药方剂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15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42: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人参6克,大枣15枚,米30克。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适用于气虚所致的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等症。2. 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人参浸软切片,装入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煮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适宜气虚月经先期、质清稀...

  • 黄芩、栀子各10克,麦冬、杭白芍各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酒大黄、升麻各1克。水煎,于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药连进7—15剂,若服药期间月经来潮,应即停服。待月经干净后第五天再继续服药,可连续3个月经周期。本方为浙江中医学院马爱华治疗月经先期的临床经偏方。提醒您:月经病方十二 此民...

  • 前药洗净,置茶杯中用鲜开水泡浸15-20分钟,入冰糖溶化,当茶饮,不拘时拘量。 本方清肝凉血,适用于肝郁血热所致月经提前。 [方九] 柿叶、侧柏叶、黄芩各9克。干燥,共为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清肝凉血止血,可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月经提前。 [方十] 荠菜250克,豆腐100克...

  • 可选用甘草干姜汤、潜阳丹、建中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过度出汗、盗汗、鼻血、腹泻以及过度节食等也可能引起月经延迟,此时阳虚者可选用芪附汤、建中汤等以固摄,阴虚者则需清润,如益元散、四物汤等。 偶感寒邪或食用生冷亦可致月经推迟,需由医生详细询问后再做判断。3. 辅助调理手段 玫瑰花泡水可作为...

  • 治疗月经不调的偏方有很多,大多都是通过饮食调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1、月经不调汤疗偏方(1)排钱草根鸡汤食材:排钱草根30-60克,老母鸡1只,黄酒适量。做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排钱草根洗净,将鸡块和排钱草根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熟,饭前服食,功效:补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