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的介绍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1。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23。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4。

2016-05-10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46: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以下是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详细解释:阴阳学说:- 来源:阴阳学说源自《倜易》,它描述了世界的变化归集于阴、阳,即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 阴阳关系:阴阳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含着阳的成分,条件成熟可转化为...

  • 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及其相互关系。一、道教阴阳五行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部分。阴阳学说阐述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阴阳二气,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五行学说则通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来说明宇宙间事物...

  • 阴阳学说主要描述的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自然现象。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万物的本质体现,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属性。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变化也都可用阴阳来概括和说明。如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若阴阳失衡,则人体出现疾病。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则是将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朴素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古代医学家们借鉴这一学说,用来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指导医学知识的总结与临床经验的应用,从而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中医理论体系。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探究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解释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

  • 1.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尚书《洪范》中的五行理论,以及周易中的阴阳理论。2.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它们有着各自的性质和象征。例如,水象征着滋润和下行,火象征着热情和上升,木象征着生长和曲直,金象征着坚固和变革,土象征着生育...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