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该怎么熬-中药煎煮两三次为宜

  如何选择熬药的锅
  1.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熬药方法
  1.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
  2.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上面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4.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5.在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时间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小贴士
  1.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2.中药很苦,喝完后可以吃块冰糖。但熬制中药过程中不要加糖,那样很影响药效。最好憋着一口气喝完,这样感觉就不那么苦了。
  3.喝中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等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2022-06-30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14: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煎煮通常分为两次进行,以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首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以能没过药材约三指宽度为宜。煎煮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火力,待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煎。煎煮约20至30分钟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药汁,保留第一次煎煮的药渣。接着,将药材渣重新放入锅...

  • 第一煎煮时,加水量以漫过药面一寸为宜。第二煎煮时,加水量漫过药面半寸左右。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一些水,加水后浸泡半小时再煎。火候:未沸前用急火,使药液尽快沸腾。沸腾后用文火,保持药液微沸状态,以利于药物成分的充分溶出。煎煮时间:煮沸后还需再煎煮二十分钟左右。对于滋腻厚重、不易出...

  • 1. 首先,将医生开具的中药材料放入煎药壶中。2. 加入适量的冷水至煎药壶的五分之四满。3. 开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继续煎煮20至30分钟。4. 煎煮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出来,这是第一次的煎煮量。5. 然后,再次向煎药壶中加入冷水至五分之四满。6. 重复步骤3的煎煮过程,大约十分钟左右。7....

  • 中药煎煮一般是5:2的比例,也就是五碗水煎出两碗水的中药量,连续煎煮三次,把这三次所熬出来的中药都兑在一起,然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分服或者频服。如果所抓出来的中药有单包出来的,要看好是先煎还是后下。如果需要先煎的中药,要先放在水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半个小时,再入其他的药物,大火...

  • 在煎煮中药时,正确的步骤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将药物提前浸泡,尤其是植物类药物,如花、叶、茎等,通常需要浸泡1至1.5小时;根、种子、根茎、果实类药物则需要浸泡2至3小时,以使药材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其次,煎煮次数也是关键。实践证明,两次煎煮通常可以提取出药物中约80%的有效成分。因此...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