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疗法的针灸功效

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2016-05-28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7:10: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下面将对针灸的主要作用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1. 疏通经络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穴位,进而疏通经络。经络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正常,身体就会保持健康。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量,缓解因经络不通导致的各种病痛。2. 调和阴阳 人体阴...

  • 针灸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人体经络遍布全身,不仅连接脏腑,还延伸至四肢,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就可能导致各种不适。针灸通过选取特定穴位,运用针刺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等方式,使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恢复正常。针灸还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人体阴...

  •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法,通过针刺和艾灸等方法,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等方面。对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等阴虚阳亢证,针灸通过特定的穴位针刺补泻法,如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实现育阴潜阳的治疗...

  • 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针灸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感冒等疾病有辅助作用。消化系统功能改善。针灸能帮助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治疗胃炎、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精神压力缓解。针灸缓解精神压力和焦虑,治疗失眠、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促进康复。针灸加速手术后或急性疾病恢复期...

  •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利用外在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旨在调理身体。古人对经络和穴位的研究极为深入,使得针灸能够产生许多神奇的效果。比如,对于急性面瘫,针灸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此外,针灸还有助于解决一些难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忍受苦药味道的患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