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之阴阳表里关系与治疗法则》

关于六经间的阴阳表里关系, 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翻译过来即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阴心经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

与之对应六经疾病的治法, 曰:“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翻译过来意思是说,现以知道,疾病若发生在手足阴阳二经脉中的任何一经,其治疗方法为:血脉雍盛的,必须先刺出其血,以减轻其病苦;再诊察其所欲,根据病情的虚实,然后泻其有余之实邪,补其不足之虚。2022-06-30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44: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阐述阴阳互根互用、消长转化是世界万物变化的总根源,提出人体阴阳关系、健康疾病基础、诊断纲领、治疗目的。外部属阳,背部心脏为阳中之阳,腹部肾脏为阴中之阴。人体阴阳内外表里相互关系对应天地阴阳。阴阳是事物基本属性分类,表明相反相对和相异属性在系统中存在。阴阳物质信息具有不同性质和...

  • 其次,郭老提出了六经病的病理界说,认为它是伤寒病程中根据病性(阴阳)和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划分的六个特定阶段。然而,这与黄帝内经和经络学说中的六经有所不同,这一点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特别是与吴雄志老师的观点相左。郭老还区分了伤寒六经与杂病的界限,认为六经法则是专为伤寒设计的,不...

  • 1. 人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 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

  • 首先,其创立了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把人体分成了六个功能体系,分别对应于太阴、厥阴、少阴、太阳、阳明和少阳,为中医诊断提供了强大框架。同时,基于阴阳理论的原则,在治疗上确立了多种法则,包括治病求本、调和阴阳、祛邪扶正、分清标本等,指导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伤寒...

  • 2、《伤寒论》的方剂有哪些?3、《伤寒论》治疗法则是什么?4、六气对辨证的意义?5、六经的传变原则是什么?6、六经脏腑表里关系是什么?《伤寒论》介绍 《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