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 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

1 揉按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推拿手法:用手掌按揉中脘100-2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病患。

2 揉按脾俞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脾俞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揉脾俞能健脾和胃,助运化,消水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

3 摩腹 定位:腹部。
推拿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为推阴阳。用掌或四肢摩,称摩腹。
功效: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食,消化不良有缓解作用。

4 揉脐(神阙) 定位:肚脐。
推拿手法:用食指端或掌根置脐部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之,称揉脐;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摩或以掌心摩均称摩神阙,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揉100-300次,摩五分钟。
功效:揉脐,摩脐能健脾和胃,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多用于腹痛,腹胀,吐泻,食积,便秘,肠鸣。

2022-12-15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1:03: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位置: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手法:清补脾即来回推之。(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作用:健脾胃、补血气,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4、清胃经(300次)位置: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手法:从腕横纹向大拇指...

  • 解决宝宝厌食问题的小儿推拿图解指南如下:运内八卦:方法:以掌心为圆心,中指横纹内2/3与外1/3交界为起点,轻轻画圈100300次。功效:顺时针的手法能缓解形滞销食,提高宝宝的食欲。揉板门:位置:位于拇指下。方法:按摩300次。功效:能清胃热、止吐泻,适用于积食、消化不良等情况。清补脾:位置:拇...

  • 1、补脾经 定位:脾经在拇指桡侧的赤白肉际处。手法:循拇指桡侧边缘,沿指尖向关节处旋推为“补”。在治疗具体疾病的推拿手法中,泄法,力度要重一些,速度要快一些;补法,力度要轻一些,速度适中。力度越轻越好,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疼、会难受,不让推。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

  • 小儿推拿手法 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

  • 01 清补脾 300次 清补脾 是一个健脾益气的手法,特别适合脾虚肾虚和气虚的宝宝。具体操作: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孩子拇指外侧来回推。如果是单纯的脾虚,也可以经常推清补脾或补脾。02 揉板门 100次 板门穴 是人体一个特有的穴位,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是小儿推拿调理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