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方式不同,生地黄是经清洗晾晒加工后所得,而熟地黄是在生地黄的基础上,加黄酒高温蒸煮后得到;功效不同,生地黄功效是清热、滋阴、凉血,熟地黄功效是补血调经,滋阴补肾;味道不同,生地黄苦味比较浓,熟地黄经炮制后苦味较淡;药性不同,生地黄是性寒凉,过量服用易导致脾胃虚寒,熟地黄性温和,副作用较小。地黄分为生地黄与熟地黄两种。《本草纲目》提到,生地黄大寒,熟地黄则微温,因此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功效及主治都不一样。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3~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中药地黄是一种玄参科植物的根,经它晒干之后就变成生地黄,生地黄配上砂仁,陈皮酒,反复的蒸晒至颜色变黑的时候或者质地柔软之后便成为了熟地,生地黄和熟地黄药理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够将两种药物互相替用。2023-06-16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生地黄和熟地黄有什么区别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生地黄:苦味比较浓。熟地黄:经炮制后苦味较淡,味甜。药性:生地黄:性寒凉,过量服用易导致脾胃虚寒。熟地黄:性温和,副作用较小。总结:生地黄和熟地黄在加工方式、功效、味道和药性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能将两种药物互相替用。
一、外观差异 生地黄,多为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两端稍细,中间膨大,长度在6至12厘米之间,直径则约为3至6厘米。其表面呈棕黑或棕灰色,布满不规则的横曲纹,质地柔软且韧,不易折断。断面则是棕黑或乌黑色,富有光泽,且带有粘性。而熟地黄,则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块状物,大小不一,厚薄不...
首先,从加工炮制方法来看,生地黄与熟地黄截然不同。生地黄采取鲜地黄的根,经过无烟或烘炕处理,去除水分后干燥包装。而熟地黄则是将生地黄与酒混合搅拌,经过蒸煮、晒干等工序制作而成。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使得熟地黄在药性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在药性方面,熟地黄性温,味甘,具有滋补作用;而生地黄...
1.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加工方式不同。生地黄经过清洗、晾晒等加工步骤,而熟地黄则在生地黄的基础上,加入黄酒并经过高温蒸煮处理。2. 两者的功效也存在差异。生地黄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滋阴和凉血,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等症状。熟地黄的功效则偏向补血调经,滋阴补肾,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3....
生地黄和熟地黄属于同一种植物,而且入药部位相同。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所以药性分为寒、热两种,功效偏重不同,具体如下:1、生地黄:苦寒,归心、肝、肾经,作用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以治疗热入营血的出血症、阴虚内热,比如骨蒸潮热、津伤口渴、肠道便秘等。熟地黄因为加工炮制以后,性由寒...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生地黄是生地吗 18次阅读
- 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那如何判断自己的脾胃是否虚弱? 8次阅读
- 煎中药之前药材需要洗吗? 12次阅读
-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17次阅读
- 人体有经络,经络是什么 12次阅读
- 肝阳上亢中药方 2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