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亏虚养生食疗方

  肝阴虚与肾阴虚并举则为肝肾阴虚,常因肾阴虚而影响肝阴不足,火由肝阴耗伤及肾阴也形成肝肾阴虚,肝肾虚常表现为目花、目干、易疲劳、肢麻、胁隐痛等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肝肾亏虚养生食疗方,希望对你有用!
  肝肾亏虚养生食疗方
  枸杞核桃粥
  原料:枸杞20g、核桃50g、粳米100g、陈皮5g。
  烹制 方法 :
  将米、枸杞、陈皮洗净,核桃去壳,加入适量清水,按常法煮粥,粥成后调味(依个人口味加适量糖或盐均可),待温后即可食用。
  专家点评: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养阴润肺、延年益寿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力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症,并有对抗动脉硬化、降血糖、降血压、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而核桃有补心健脑、固肾润肠的功能,现代营养学还认为核桃中含有许多有益于神经系统生长与发育的营养要素,并且可以被脑部需速吸收与利用。所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健脑、 增强 记忆力 及延缓衰老;所含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增强细胞活力,对造血、促进皮肤细腻和毛发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注意事项:
  枸杞子主要分布于宁夏、内蒙、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枸杞的伪品,一般用传统的看、摸、闻、尝等手段来鉴别,以确保用药安全。
  正品枸杞子呈纺锤形或椭圆形,略扁,长6-20mm,直径3-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陈久者紫红色,果皮柔韧、皱缩,略有光泽,质柔软而滋润,气微,味甜,微酸苦,嚼之唾液呈红黄色。而市场上常见的伪品枸杞为椭圆或类球形,两端略尖,长3-10mm,直径约5mm,表面无光泽。此外,如果发现枸杞表面有透亮的结晶物,果实胖大,质坚硬,用口尝有一种白矾的酸涩味,那很可能是不法商贩用白矾水浸泡干燥的枸杞子,这类枸杞应避免食用。

  肝肾亏虚型痛风食疗方
  肝肾亏虚型痛风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不甚明显,疾病处于静止期,表现为疲倦乏力,足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润,或舌红苔少,脉沉弱。
  栗子粥
  配方: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小儿减半)。
  制法:栗子粉与糯米加水400毫升,放砂锅内用文火煮成稠粥。
  功效:健脾胃,壮筋骨。
  用法: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
  首乌粥
  配方:何首乌粉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粥半熟时调入首乌粉,边煮边搅匀,至黏稠时即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和胃。
  用法:早晚分食。
  牛膝粥
  配方:牛膝茎叶20克,粳米100克。
  制法:牛膝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100克,再加水约500毫升,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祛湿止痛。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顿服,10天为1个疗程。
  葡萄粥
  配方:鲜葡萄30克,粳米50克。
  制法: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半熟未稠时,把洗净的葡萄粒加入,再煮至粥稠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
  用法:早晚分食。
2022-06-07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50: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桑葚粥 将桑葚洗净后与糯米同煮,煮熟后加入冰糖。此粥具有滋补肝阴、养血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等症状。6、枸杞粥 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此粥特别适合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患者。对于肝炎患者而言,枸杞粥具有保肝护肝、...

  • 功效:服用熟地、山萸肉炖鸭肉对于肝肾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滋阴养血,对于肝肾阴虚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急性复发型、久病阴虚或激素用药过久合并脾肿大,肝功肾功损害的病症很有疗效。非常适合肝肾亏虚之人经常食用。熟地、知母炖鹌鹑 原料:准备二十克熟地、二十克知母、一只鹌鹑。做法:先...

  • 桑葚粥 将30克桑葚(鲜桑葚用60克)与60克糯米一同煮熟,再加入适量冰糖。这道粥能滋补肝阴、养血明目,特别适合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状。山药扁豆鲤鱼汤 准备30克白扁豆、40克淮山药和3克干姜(或15克生姜),以及一条约500克的鲤鱼。将鲤鱼处理干净后,与前三...

  • 1、补肾的食疗方秘方一:补肾壮骨方适用:用于因肾阳虚损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晕目眩,手足不温等症状。做法:猪或羊腔骨500克,文火炖熟,虫草20克去灰渣,清水漂洗干净后,加入桂圆50克,文火共炖,酌加调料即可。秘方二:健脑补肾方适用:因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症状...

  • 材料: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紫米各适量。做法:食材将其按1:1:1:1:4的比例备好,按照做粥的方法加适量水,煮至软烂即可,佐餐食。功效:方中黑豆可入肾,具有利水、活血、祛风、补虚乌发、清热解毒的功效;黄豆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三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红豆性平,味甘...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