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原书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成书过程的艰辛
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当时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不久,原书亡失。在纸张还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2023-10-11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3:51: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仲景,约公元150至219年间的人物,名机,字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作为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不仅广泛收集医方,还撰写了流传千古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 张仲景,名机,据传曾担任长沙太守,因此人称张长沙。他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大约出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逝世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享年约70岁。自小他便好学深思,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尤其对医学书籍情有独钟。他的同乡何颙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虽然思维精深,但尚未...

  •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以下是关于张仲景及其著作的详细介绍:张仲景的身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地位:该书被奉为中医的经典之作,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伤...

  • 《伤寒杂病论》是由张仲景所写。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其著作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是关于此书的 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背景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自幼好学,对医学情有独钟。他通过不懈努力和深厚的...

  • 3.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创作的一部临床诊疗专书,它是中国最早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新性地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4. 该书中精选了三百多方剂,药物配伍精炼,主治明确。其中包括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