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可以治颈椎痛的背上穴位叫什么名字?

(一)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二)治法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 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继而改为自上而下有节奏捻转(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运针半分钟。退针至皮下,复将针尖指向患侧,提插捻转1分钟,使酸麻达到肩臂,不留针。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寸左右,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针感向颈部放散为宜,均用平补平泻之法。配穴,进针得气后亦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胛缝穴进针3~5分,有局部酸胀为宜;养老穴取穴时手掌朝胸前,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针感应向肩、肘、腕放射。以上穴位,除不留针者外,均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2013-08-16
你应该指的是“肩井”穴吧2013-08-1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2:08: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肩颈疾病:肩井穴是治疗肩颈不适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可以有效缓解颈肩部的酸痛。2、上肢疾病:上肢出现的酸痛或麻木,可能与颈椎病或肩关节疾病有关,通过按摩肩井穴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3、落枕:大多数落枕是由斜方肌紧张引起的,而肩井穴正好位于斜方肌的上束,因此落枕可以通过按摩肩井穴来缓解。

  • 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颈部肌肉缓解症状。其中,风池穴和风府穴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尤为重要,建议在专业医院进行按摩以确保安全和效果。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方,当斜方肌外缘凹陷处,左右各有一个穴位。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也是颈背部的重要穴位,按摩...

  • 天宗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由于其与肩部和颈部的气血循环密切相关,所以可以治疗颈部和肩部的酸疼和不适,尤其是颈椎病。其中,天宗穴效果最佳。天宗穴的名称来源于其在人体背部的位置,它位于背部上方,相当于肩部,因此被称为“天”。对于两侧肩膀的不适,按揉天宗穴可以有效缓解。如果出现肩膀疼痛...

  • 位置: 肩井穴位于肩部和肱骨头后面,是人体背部两侧的最高位置。 具体而言,它位于颈椎和肩关节中间的凹陷处。 用手按压该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作用: 疏通经络:肩井穴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肩颈部的血液循环。 祛风止痛:该穴位可用于治疗因风寒湿邪引起的肩颈疼痛等症状。 清热活络...

  •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适中,感到轻微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一次,重复50次;或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同样进行50次。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