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对中风的见解

  早在初唐时代,孙思邀《千金翼方》中即阐明了中风多由内伤所致,而首创中风主热说,用药每予清热化痰。

  《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孙氏《千金要方卷第一服饵第八》提出“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或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西周续命、排风、越脾等汤,于无风密室之中,日夜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勿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绝为佳。”2015-11-26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23: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了中风多由内伤引起的见解,并首次提出了中风主热论点,他在用药时常常采用清热化痰的方法。《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孙思邈比喻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在《千金要方卷第一服饵第八》中,孙...

  • 孙思邈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外风,也包括内风,还包括热盛等因素。他强调了中风病的气机逆乱,认为这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同时也关注了体质的影响,认为风和体质的胜负盛衰决定了病情的发展变化。

  • 1、中风病的病因认识上,孙思邈认为中风病是由于“风邪”进入人体所致,而刘完素则认为中风病是由于肝气郁结、痰火内生、血脉不畅所致。2、中风病的分类上,孙思邈将中风病分为“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同类型,而刘完素则将中风病分为“风中风”、“痰中风”、“火中风”等不同类型...

  • 中医治疗中风有其独到之处,治疗方法源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据传活了一百多岁,甚至有一百六十多岁的记载,他曾亲自中风并康复,后将治疗经验记录下来。孙思邈的治疗方子名为“续命煮散”,其成分包括:- 麻黄(9g)- 川芎(9g)- 独活(9g)- 防己(9g)- 甘草(9g)- 杏仁(9g)- 桂心(6g...

  • 孙氏首重医德,序例中著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专论。论病首重妇婴病的防治与护理,对妇人经带胎产疾病有系统论治,并载“徐之才逐月养胎方”等;阐述了婴儿的变蒸、择乳母、初生护理,以及外感、杂病的治疗,对后世妇婴专科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论中风有“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