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有哪些种类,各有何区别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副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
  此药还有一些主要管肾阴亏虚的“兄弟姐妹”:
  1。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两药功效相似,后者祛肝火的功效略强。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还有防治高血压的功效。
  2。麦味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祛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慢性咽炎)也可选用。
  3。知柏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知母、黄柏两味祛火药,以治疗肾阴虚而又火气偏盛的人。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是,在六味地黄丸适用的症状基础上还有头晕耳鸣、咽干腰酸、小便黄赤或浑浊、尿频数而热痛。这是知柏地黄丸的主症,特别是小便黄赤。
  4。耳聋左慈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上磁石、石菖蒲、五味子。
  主治耳内常闻蝉鸣声(耳鸣),夜间更甚,听力渐差,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适合阴虚型的神经衰弱患者。
  下面再谈谈治肾阳虚的成药。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附子两味大热强阳之药。由于加了两味补肾的热药,许多中医师便把它当成了治疗阳虚的法宝;只要患者说自己怕冷畏寒、手脚冰凉、腰膝冷痛,或阳痿早泄、倦怠乏力,那十有八九便会给你开这个药了。其实,这个药对真正阳气虚弱体质的人百无一效。
  这方子的原意为“阴中求阳”,也就是说平常体质的人,由于饮食劳倦等原因造成了体内的精血(阴)一时性的缺少,而不能及时转化成阳气来温暖四肢,造成一时性的虚寒,或先天体质中阳气略显不足,稍感怕冷,但又不是阴寒无火之人,这样才适用。所以如果总是口干、喜饮热水而又畏寒怕冷的人较为对症。2019-07-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41: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六味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最基础的一种,主要用于滋补肝肾,针对肝肾阴虚引起的多种症状进行治疗。知柏地黄丸则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清热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症状。桂附地黄丸则主要针对肾阳虚引起的症状,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麦味地黄丸除了滋补肝肾,还有收敛固涩的功效,适用于肺肾阴虚...

  • 2. 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枸杞子和菊花。与六味地黄丸相比,杞菊地黄丸更注重养肝明目,主要用于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状。3. 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麦冬和五味子,也称为八仙长寿丸,具有明显...

  • 5. 八味地黄丸:补肾水,降虚火。适用于肾虚火旺的相关症状。6. 麦味地黄丸:滋补肺肾。适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症状。此外,还有二十六味地黄丸、复方首乌地黄丸、三十六味地黄丸、修正复方首乌地黄丸等不同种类的地黄丸,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功能主治,适用于不同的病症。

  • 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由丹皮、泽泻、茯苓、熟地、山药、山萸肉组成。主治肾阴虚,具有滋阴补肾之功,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燥热、盗汗遗精。2、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六味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组成。它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在于,杞菊地黄丸增加了养肝明目的功能,主要滋补肝肾;...

  •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是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的情况。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以及消渴。它通过滋养肾阴来缓解这些症状,为肾阴亏损的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知柏地黄丸则更加注重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的患者。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口干咽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